第四十一章 《醫經溯洄集》——王履_史事講將1三國明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史事講將1三國明 > 第四十一章 《醫經溯洄集》——王履

第四十一章 《醫經溯洄集》——王履(1 / 1)

王履,字安道,號畸叟,又號抱獨老人,昆山人,元末明初醫學家、畫家、詩人。學醫於朱丹溪,是其門人,儘得朱氏之學,《古今醫統》稱王安道“學究天人,文章冠世,極深醫源,直窮奧妙”。《四庫全書提要》稱其“實能貫徹源流,非漫為大言以誇世者”,充分說明王氏之學於醫學理論頗有造詣,其探討醫理強調對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治學嚴謹,立論有據。著有《醫經溯洄集》、《百病鉤玄》、《醫韻統》等,現唯有《醫經溯洄集》行於世,是其代表著作。

王履的主業是醫生,有醫學專著留世,就臨床診治思路而言,王履認為醫生診斷疾病的方法,是根據當時的病情表現,診斷疾病,並依此來推斷其病因,即所謂審症求因。而並非開始感受邪氣時,即能預定其以後患什麼病,因為感受邪氣之後,有當時發病者,有過時發病者,還有因為正氣抗邪而使邪氣消散而不發病者,種種不同,不一定均患一樣的病證。因此王氏重視“因病知原”,以病證推斷病因,是十分正確的。

古人認為冬傷於寒,其感邪而即病者,即為傷寒,不即病者,過時而發於春夏者,即稱為溫病與暑病。由於認為病因是一樣的,因此在王氏之前,人們多從傷寒論治,而以治傷寒之方通治傷寒與溫暑之病。劉完素創六氣化火之說,並稱傷寒為熱病,提出“熱病隻能作熱治,不能從寒醫”的觀點,對王氏之學頗有影響。

王履根據臨床的實際,指出傷寒與溫暑之病應當分彆,尤其對治療方法的區彆論述頗詳。首先,王履認為傷寒、溫病、暑病三者不同,各自“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當,始可以言治矣。一或未明,而曰不誤於人,吾未之信也。”王氏從三者之名稱不同,病因各異,臨床表現也不一致出發,因此治療絕不能相同來認識。例如傷寒一病,是發於天氣寒冷之際,寒邪在表,閉其腠理,故外現一派寒邪鬱表而衛陽被遏的表現,治療則必然應選用辛溫之劑,否則不能散其寒邪。而溫病、熱病,則發病於天氣喧熱之時,怫熱自內而達於外,鬱於腠理,外無寒邪束表,因此治療就宜用辛涼、苦寒之劑,否則不能解其熱。

王履認為傷寒與溫暑,病因雖同出一源,均為冬傷於寒而致,但是屬不同類的疾病,不能混淆其治法。仲景之方為群方之祖,可借用其方,但仲景之方非為治溫暑病證而設。王安道的這些看法,比起明清溫病學家來,尚不十分深刻,其中,對溫暑病的病因尚未超脫《內經》的理論範疇,但已從病的治法上將其分開,為後世溫病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此外,王履對於中風病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中風有二,有外感風邪者為真中風,而因火、因氣、因痰而致者,屬類中風,使中風的理論漸趨完善,對明清醫家在此問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王履的醫學主張,雖來源於朱丹溪,但卻能發揮自己的獨到見解,不拘前人之說,能以臨床實踐為依據,實事求是來探討醫理,是十分可貴的治學精神,對明清以後醫學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喜歡史事講將1三國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1三國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逍遙王爺不逍遙 以身誘她,六爺動情誰招架得住? 至尊仙主,天人合一破蒼穹 整頓娛樂圈職場:從當漏勺開始 歌手愛上經紀人 我的青春過客,從小學開始! 雙龍會之橫闖天下 結婚後,才來戀愛攻略係統 彆跑,我的機甲早已饑渴難耐了 飛行員犧牲後的靈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