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時正,字季爵,晚號留餘道人,慈溪汶溪人。中進士,授刑部主事,後升刑部郎中。複查福建刑事案卷,平反死獄60餘人,擢南京大理卿。巡視江西災情,免除無名稅10餘萬石,放糧賑濟災民23萬戶,汰諸司冗役數萬名,罷不稱職官吏101novel.com0餘名,增築南昌章江門濱江堤壩和豐城諸縣堤岸。後乞歸杭州,貧甚,布政使張瓚為他築西湖書院以居,卒葬杭州三峰山。
夏時正,由於父親夏鳳早逝,幼年時他便被過繼給了叔叔夏鸞,由於是被出嗣的,心理上自然有些悲涼,再加上他的新父母嚴禁彆人談論他親生父親的事情,因此夏時正對自己的親生父親隻能靠幼時的記憶來了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但夏時正天生警醒,非常早慧,據說他4歲時,親生父親還沒有去世。有一天,他看見父親和客人玩叫做“雙陸”的遊戲,好奇心動,便替父親叫點,誰知百發百中,父親大驚,自以後便非常喜愛他。
還有一次,因為某事而訓斥家裡的小廝,這在封建時代是極其正常的,一般人並不以為怪,但父親夏鳳卻非常生氣,他告誡夏時正說“他也是父母的孩子,難道他就不能嗬斥你嗎?”幼時親生父親的教育給夏時正的感觸是終生難忘的,從此他再也沒有斥責過仆人,直至生命結束。進私塾後,夏時正的才華得到了充分體現,據說隻要通讀一遍書籍就能倒背如流,記憶力極其驚人,年齡稍大時,他已有了自己的主見,竟常常問倒老師。
在參加童子試時,他通過了極嚴格的測試,名列榜首。在考試前夕,他為散心溜到市場上去默記各個攤位上貨物的名稱,從各種各樣的鞋子到家具、醫藥、生活用品數千樣無一不記,回家後竟然倒背如流,據查隻遺漏了兩件。然而聰明的頭腦並沒能使他在陳腐的考試製度中,脫穎而出,雖然童子試優秀,但長大後參加八股取勝的省試時,卻名落孫山。
欣賞他才華的學使突然得病死亡,似乎是老天有意和他作對,他的考卷又神秘地丟失,這場打擊之後,夏時正終於感歎人不可違命,便無心再考,他曾說“命憎才,才亦憎命。”昔日的清高變成了苦難後的謙恭。失敗後的他,過起了一種瀟灑的隱居生活,整日不拘小節,與朋友們吹奏樂器,占射誹諧,喝酒取樂,並借東晉人張季鷹的話說“吾今而知醉之名人,甚於名之醉人也。”
不久,災難又降臨到他身上,由於喝酒太多,他得了一種怪病,幾次差點死掉,幸好有國醫救治才得以康複,從鬼門關走回的他,似乎對人生更有了一點感悟與參透。對於自身,他徹底放棄了希望,而把成才的向往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的兩個兒子之旭和允彝已經懂事,且天資聰慧。夏時正嚴格管教,不敢有一絲懈怠。如果兒子在吃晚飯前還沒寫完文章,他便不準他們吃飯,如果文章稍不如意,便要大改三遍。雖然這種方法並不一定可取,但從某方麵來說,也表明他急切報國立業的心願已移到了後代身上,雖然他表麵豁達,放棄了一切追求,但心卻並未真正歸隱。為了兒子的前途,夏時正常常在夜深人靜,其他人都已入睡時還坐在兒子對麵,默默地看著他們在油燈下讀書,直至晨曦初露時,才悄悄地起身離去。
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兩個兒子都早早地便有了成就,尤其允彝更是名譽日盛,頗有神童之聲。父由子貴,夏時正的名聲也因此變得越來越響亮。但此時的夏時正卻越發謙虛,甚至連郡邑的門都不願經過,寧願繞道而行。郡邑三次禮聘他為大賓,他都推辭不去,並且發話說“我早就發誓不去官員的家裡,為什麼要改變我的氣節呢?”確實,此時他已經看透了世事,對人生有了清醒的認識,這認識同時影響了他的兒子們。
夏時正晚年性格更加恬淡,和彆人不同,他一生都不置財產,雖然有祖傳的田地一頃,卻並不知道田地的方位,更彆提一般人關注的理財治家了。有時,他看見家人為窮困而發愁,便會快步走開,同時嘟噥道“快把這些忘掉吧,不要讓它們擾亂你們的心情。”如果在路上碰見佃戶恭敬地稱他主人,他也急急地掩耳跑開,感到非常的不快。
夏時正的妻子也同樣是一位奇女子,顧氏亦以識見過人、教子以正見稱,夏完淳的恩師陳子龍等人,曾寫過深情的文章來歌頌她。生長於閨房的顧氏對國家人生有極清醒的態度,對兩個兒子之旭和允彝,她因材施教,不落俗流,對於社會弊病,一般作父母的都教育兒子少管為佳,要推方為圓,順應潮流,不可逆乾,顧氏卻鼓勵兒子們向時弊開刀,對社會問題不是回避,而是鬥爭。她不但不怕兒子參與改革,而且還“惟恐其不然”,丟失了正直文人的氣節。
喜歡史事講將1三國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1三國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