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江右大儒——羅欽順_史事講將1三國明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史事講將1三國明 > 第十五章 江右大儒——羅欽順

第十五章 江右大儒——羅欽順(1 / 1)

羅欽順,字允升,號整庵,泰和人,哲學家,明代“氣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後辭官隱居鄉裡專心研究理學。在明中期,羅欽順是可以和王陽明分庭抗禮的大學者,時稱“江右大儒”,著有《困知記》、《整庵存稿》、《整庵續稿》。

羅欽順,出身仕宦門第,自幼聰穎尚學,高中探花後,初授翰林編修,遷南京國子監司業,與國子監祭酒章懋倡導求真務實的學風。不久,奉親歸裡,因羅欽順為人正直,請假養親時,觸怒宦官劉瑾,被削職為民。劉瑾被誅後,恢複官職,遷南京太常少卿,再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入為吏部左侍郎。

世宗即位,命攝尚書事,遷南京吏部尚書,省親乞歸,又改禮部尚書,剛好奔喪在家沒有赴任,再起禮部尚書,辭不就職,又改吏部尚書,又辭不赴任,朝廷下詔敦促。

羅欽順為官時,嚴於職守,勤於政事,曾受到孝宗、武宗的賞識和百姓的愛戴,但卻遭到權貴張聰、桂萼的忌恨。他們在政治上培植私黨,排斥異己,正直的人得不到任用,羅欽順總感到壯誌難酬,懷才不遇,本想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為國為民多做點事情,可朝廷腐敗,宦官篡權亂政,權貴為非作歹。

羅欽順恥與之同朝做官,便辭職返鄉,回家後很少和人來往,杜絕門徒,一人獨居,澹泊自持,不為世累。居家二十餘年,腳不入城市,每天早起穿戴整齊,即到學古樓看書,專心致誌研究哲學。早年在京做官時,曾與僧人交往,相信佛學,後在長期的學習鑽研和比較中,終於拋棄佛學,建立自己的唯物主義理氣學說。當時王守仁的唯心主義“心學”流行一時,很多人都信奉王守仁的“心學”,羅欽順持批評態度,給王守仁寫信予以反駁,王守仁回信答辯,兩人反複書信往來,互相辯駁,直到王守仁去世。

羅欽順對程朱理學的改造、對“氣學”的創建、對佛學的批判,使他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影響與地位。羅欽順認為佛家與“吾儒”的最大區彆在於對“性”理解不同,佛教唯識宗將“八識“中的阿賴耶識視為永恒不變的本體,而且以本體為真,以現象為妄,羅欽順認為其錯誤在於割裂了本體與現象的關係。羅欽順“早年篤信佛學,後斷然舍棄,窮究性理之學,‘謂釋氏之明心見性,與吾儒之儘心知性,相似而實不同’,‘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認為‘氣’是宇宙萬物的根本,‘理’是‘氣’運動變化的條理秩序。‘初非彆有一物,依於氣而立,附於氣以行也’,不同意朱熹‘理與氣是二物’的見解,但仍接受程朱理學‘理一分殊’之說,認為‘人猶物也,我猶人也,其理容有二哉?然形質既具,則其分不能不殊,分殊故各私其身,理一故皆備於我’。”

對於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心學,羅欽順的態度是批判,對於程朱理學,羅欽順的態度是部分揚棄,用理氣為一物修正了朱熹理氣二分的理氣論。羅欽順認為氣有聚散,聚散之理就在其中,並不是超乎氣之聚散之上另有聚散之理,對於理事關係,程朱理學的意思是“理在事上”和“理在事先”,羅欽順則認為“理在事中”。

羅欽順晚年潛心格物致知之學,繼承、改造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說,指出格物是格天下之物,不隻是格此心,窮理是窮天下事物之理,不隻是窮心中之理。主張“資於外求”,達到“通徹無間”、內外合一的境界。明中期許多學者,都曾與羅欽順通信討論過學術問題,從《困知記》附錄的記載來看,包括王陽明在內共有二十餘位與欽順有過書麵交流。王陽明和羅欽順在不少學術觀點上發生過激烈的爭論,而王陽明的弟子歐陽德也曾在“良知”、“格物”等問題上和羅欽順辯論過,並特著《辨整庵困知記》以反詰羅欽順的見解。

羅欽順的思想還遠傳日本,影響了日本德川時代一些著名哲人的思想,如貝原益軒說“羅整庵以理一分殊說性,而不分天地氣質,雖與先正之說稍異,可謂有所發明也,蓋本然者理一也,天下之人所稟受者皆一也。氣質者分殊也,眾人所稟各不同,羅氏此論後出者,可謂巧也。羅整庵立理一分殊說,是簡要之言,不要分析而發明性字。愚謂性者一而已矣,不可分天地,氣質之性為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認為羅欽順“大有功於聖門”。

喜歡史事講將1三國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1三國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修仙在都市 失憶後認錯老公,首長寵我捧心尖 時空穿梭之符動乾坤 宦海官途:我決不背鍋! 被奪身體六年,再回來被軍官寵翻 愛哭的夫君 穿成師尊後:被五個徒弟發現了 命運溯回 古代修仙:凡塵仙緣 大秦鹹魚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