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疏通漕運——劉應節_史事講將1三國明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史事講將1三國明 > 第十六章 疏通漕運——劉應節

第十六章 疏通漕運——劉應節(1 / 1)

劉應節,字子和,明中期大臣,濰縣劉家莊子村人,任戶部廣東司主事,山西右參政。授任戶部主事,曆任井陘兵備副使,兼管三關,三關從此隸屬井陘道。劉應節任山西井陘道兵備副使,兼轄京城咽喉重鎮三關,任山西右參政,升任右僉都禦史,管理遼東,因母親去世而回鄉。回鄉後,他出資修建了“麓台書院”,並親自講學。他不僅為官清正,善於作戰,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寫了很多文章,其中《薊門奏議》、《沿邊軍籌》、《白川文集》等頗有水平。去世時享年74歲,吊唁者絡繹不絕,萬曆皇帝遣使憑吊,並追贈他為太子少保。

俺答侵犯石州,山西騷動,皇帝下詔命令劉應節前往援救,敵寇退去。順天巡撫耿隨卿殺害平民冒充首功被逮捕治罪,朝廷改派劉應節代替他的職務,他認為永平西門抵海口距離天津隻五百裡,可以通漕運,奏請招募熟習海運的百姓赴天津負責運輸,與漕運官由海路抵達永平。部裡議論由漕卒冒險不方便,發運山東、河南的十萬石粟,儲存在天津,命令永平的官吏和百姓自己運輸。

劉應節升任右副都禦史,負責原來的轄區,晉升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代替譚綸統管薊、遼、保定的軍務。他上奏罷除了永平、密雲、霸州的采礦活動,又因為禦史傅孟春的諫言,討論各鎮的貯備,應當考慮到年成的豐歉。平常的時候可以折成銀兩方便軍隊,可以積蓄粟穀;災荒之年就以實物救濟災荒,可以積蓄銀兩。

第二年他又建議將漕運通達密雲,上奏稱“密雲完全控製了潮、白兩條河水,上天安排它們以便利於漕運。從前兩河分流,到了牛欄山才彙合。通州的漕運船隻到了牛欄山,便由陸路運至龍慶倉,車輛運輸很艱苦。現在白水遷流城西,距離潮水不到二百步,況且近來又開渠築壩,兩條河流又合二為一,水流加深,漕運更方便。以往昌平的漕運額共計十八萬多石,現在隻有十四萬石,密雲僅得到十萬石,隻有依賴招商承運一個辦法,而且土地貧瘠,百姓窮困,勢必難以長期維持。聽說通州倉中的粟很多黴變。如果漕運五萬石到密雲,而將本鎮所折算的三萬五千兩白銀留給京城的部隊,則通州的倉庫中不會有粟腐爛,京城的軍隊獲得了實惠,密雲免去召商之事,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啊!”皇帝答複可以。

給事中陳渠因為薊鎮有很多虛冒的兵丁,奏請核查兵卒,節省糧餉,劉應節上奏稱“國家開始設立大寧府,薊門還稱為內地。不久,大寧府內遷,三衛反叛,一切防禦措施,與宣州、大同方麵相同,但在冊的兵丁不足三萬人,倉促招募外地的兵丁,又疲於奔命,半數羸弱不堪。因此提議減少外地兵,招募當地人,而吃遊食的人,饑餓的時候聚集在一起吃飽了就飛揚散去。請清除逃兵,而留下的人都是非老即幼,又未必安於當兵。本鎮的轄區西起鎮邊,東達山海關,依地勢駐守兵馬,沒有三十萬人不行。

當地的兵丁與外地的兵丁不到十三萬人,而且宣府方圓六百裡,額定兵士十五萬人;大同方圓一千多裡,額定兵士十三萬五千人;現在薊、昌的地域就有兩鎮的大小,而唯獨兵力不足。兩相援引比較,怎麼能夠防守?現在最好的計策是派遣二十多萬精兵,恢複大寧府,控製關外的邊疆,使京都的肩背更加厚實,宣府、遼遠彼此聲援,國家有穩固的關防,家室中沒有匪寇,這是萬年的利益所在。如果不能如此就調集三十萬軍馬,分區屯田、逐線設防,使軍隊首尾相呼應,這是百年的利益所在。還不能辦到的話,就挑選十七萬當地和外地的兵丁,使他們訓練有素,不必仰仗鄰鎮的援助,也是目前苟且偷安的辦法。現在卻全然不是如此,征兵如同下棋,請求糧餉如同請求買糧,操練如同抓沙,討論戰爭如同談論老虎。邊防線長,兵力孤寡,捉襟見肘,現在不得已的辦法,姑且錄用新兵進而補充當地原有十一萬兵丁的編製,與進入衛所的外地兵丁分批休整,使眾軍不覺疲勞稍稍穩定邊防。”部中議論讓所司清理軍隊,而補充兵馬的意見最終沒有被采納。

劉應節升任右都禦史兼兵部右侍郎,統轄原來的轄區,後來又升任南京工部尚書、戎政尚書,改任刑部的職務。錦衣馮邦寧是太監馮保的從子,與劉應節在路上相遇不做回避,劉應節叱責他退下,馮保不高興,遇上雲南的參政羅汝芳帶著奏章到京都,劉應節出城郭與他談論禪事,給事中周良寅上奏抨擊他,於是與羅汝芳一同被彈劾、罷免。劉應節去世,享年74歲,後被贈封為太子少保。

喜歡史事講將1三國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1三國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修仙在都市 失憶後認錯老公,首長寵我捧心尖 時空穿梭之符動乾坤 宦海官途:我決不背鍋! 被奪身體六年,再回來被軍官寵翻 愛哭的夫君 穿成師尊後:被五個徒弟發現了 命運溯回 古代修仙:凡塵仙緣 大秦鹹魚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