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不是一件小事,曆史上永樂皇帝為了遷都北京,頂著滿朝大臣反對的聲浪,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足足花費了十六年才完成了“永樂遷都”這一項壯舉。
就是這樣,到了仁宗朝的時候,朝中仍然有不少大臣懷念以前在南京的日子。就連明仁宗本人也動了幾次想要將都城遷回南京的念頭。
不過好巧不巧的是每當明仁宗想要下令遷都回南京之時,南京那邊的欽天監都會回報“南京某處又遇到了地龍翻身。”
就這樣,明仁宗的遷都之旅還沒能成行,就戛然而止了。
現在是洪武十六年,西安的王城都還沒有完工,工程進度隻有一半不到。
按照現在的進度,朱元璋想要遷都西安,至少還要等十好幾年。
按照曆史的原本軌跡,隻要等到大哥朱標一去世,老爹朱元璋也就沒了遷都的心思。
看到朱樉的麵色變得坦然,朱文正感到有些奇怪。
“四叔平日都是摳摳搜搜的一個人,現在花了大把銀子大修西安城肯定是心意已決。小弟,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將來會變得無家可歸嗎?”
在朱文正看來,朱樉作為一名藩王,哪怕再受到四叔朱元璋的偏愛,早晚都會有就藩的那一天的。
朱樉笑了笑,向朱文正解釋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父皇既然要在西安建都,想必到時候也不會虧待了我這個親生兒子,我又何必為此煩惱呢?”
“萬一要是到時候,父皇把我封地換到了江南,倒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一聽這話,朱文正板著臉,說道“你這句話拿來騙兄弟們可以,可彆把你自己都給騙了。”
朱文正向前走了兩步,抓住朱樉的肩膀問道“小弟,你老老實實告訴為兄,你真的對大位沒有半點想法嗎?”
得益於上麵有個老朱鎮著,朱文正這些年的養氣功夫漸長。單從他的言行舉止來看,朱文正已經在他身上看不到半點野心了。
如果不是多年以來的老搭檔,互相了解頗深。朱文正一定會以為此時的朱樉是一個胸無大誌,混吃等死的二世祖。
朱文正抓著朱樉的肩膀,來回不停的搖晃。“二弟,你快醒醒。你以前濟世救民的理想哪去了?那個願意為了天下百姓染血疆場的秦王朱樉哪去了?”
被朱文正一陣搖晃,朱樉的腦袋有些暈乎乎的,他趕緊求饒“好了,好了,驢兒哥,我不逗你了還不行麼?”
聽到這句話,朱文正才撒開了他肩膀上的大手,他目光灼灼的望著朱樉。
“小弟,你認真告訴我。你現在對大位真的沒有半分想法了嗎?”
這個問題對朱文正來說非常重要,他的後半生能不能翻身這個希望就壓在朱樉身上了。
朱樉當然知道像朱文正這樣的人,如果不是運氣好碰巧遇上了他,彆說後半輩子能不能翻身了,早就下輩子投胎去了。
朱樉笑著回答“朕敢當著你的麵,對天發誓對紫禁城那個鳥位真的沒有半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