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官場小人物,從正五品到正三品,可以說一日之內,官升了四級。
最重要的是郭桓此人不是一名京官,而是在外地為官的地方官。
洪武皇帝讓他執掌戶部的大小事務,郭桓名為右侍郎,實際上就是戶部的堂官。
一個外地的小人物一下子成了無冕的戶部堂官,這讓在場的各位大人無不感到震驚,紛紛猜測這名郭桓到底是走了誰的門路才入了洪武皇帝的法眼。
聽見這道旨意,茹太素哭成了一個淚人,他用袖子一邊擦眼淚,一邊哽咽道“陛下能夠如此體諒老臣的艱辛,實在是皇恩浩蕩,老臣感激涕零。”
在茹太素看來,他以後不用做事,又保留了戶部尚書的官職。不用做事就意味著不會犯錯,他反而樂於落得一個清閒。
解決完了戶部侍郎的人選,朱元璋又開始為銀子發愁了。
作為開國君主,馬上皇帝。朱元璋當然知道一支新軍要從新兵的階段訓練成為一支精銳,這個過程中自然要花費無數的銀子。
老話說‘三年成軍’,還有軍械,糧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朱元璋保守估計了一下,要建立一支十萬人規模的備倭軍,至少要花費一百萬兩銀子。
一想到他的大明朝四處都是花錢的窟窿眼,朱元璋就愁的直掉頭發。
他扯了扯嘴角,儘量讓自己的笑容變得和煦。
朱元璋麵帶微笑,對茹太素說道“茹愛卿,給你一個任務。咱要編練新軍剿滅倭患,你來幫咱籌備一百萬兩銀子如何?”
朱元璋的笑容看在茹太素的眼裡,仿佛一個惡魔咧著大嘴露出了猙獰的笑容。
茹太素如遭雷擊,他直接白眼一翻,仰天向後一倒,直接暈在了大殿之上。
幸得一旁的徐達眼疾手快,一把就扶住了茹太素這個小老頭。
一看茹太素暈倒了,朱元璋扯著嗓子大喊“太醫,快傳太醫。千萬彆讓咱的財神爺因公殉職了。”
因公殉職這個詞是朱樉發明的,在朱元璋的眼中,因公殉職就等於一筆撫恤金。
要是茹老頭被當朝嚇死了,他一分錢都撈不到不說還得乖乖給茹老頭的家屬掏一筆不少的撫恤金,以示他這個帝王的皇恩浩蕩。
在值殿太監的催促下,幾名太醫背著藥箱,三步並作兩步衝進了大殿裡。
對著躺在地上的茹太素,這四名太醫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忙著紮銀針,還有灌湯藥。
四人忙活了好一陣,茹太素這才悠悠醒來。
朱元璋一看人醒了,故作矜持對太醫問道“朕的茹愛卿剛才是怎麼回事?”
領頭的戴思恭向朱元璋說道“啟奏陛下,茹大人剛才是因為急火攻心導致的昏迷,好在沒有任何大礙。”
朱元璋擺了擺手,“既然無事,你們就先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