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傅友德要跟李文忠談正事,羅貫中連忙起身告退。
“曹國公、潁國公,二位公爺……”
“現在天色已晚,下官就不便多擾了。”
羅貫中雙手作揖,對著二人躬身一拜。
傅友德微微頷首,羅貫中剛想離開就被李文忠叫住了。
“老羅,你先彆走,等等再說……
傅友德投來一個眼神,好像在責怪李文忠。
下麵要談的是軍國大事,你讓羅貫中一個文人在這裡添什麼亂啊?
其實不怪傅友德會輕視羅貫中,說起來,羅貫中初出茅廬的第一戰就撞見了李文忠這個煞星。
在這之前,誰能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帶領幾十騎,區區不到兩千兵馬就能把張士誠的二十萬大軍打的抱頭鼠竄呢?
主將李伯升是跟隨張士誠起義的十八條扁擔之一,屬於張士誠嫡係中嫡係。
謝再興又是降將,於是新城一戰大敗的責任落到了施耐庵和李文忠這對倒黴的師徒頭上。
可憐羅貫中的軍師生涯還沒有開始就提前結束了。
在李文忠和傅友德這兩尊大佛麵前,羅貫中在軍中那點淺薄的資曆連隻小蝦米都算不上。
看到羅貫中滿臉尷尬,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樣,最終還是李文忠這個曾經的對手出言幫他解了圍。
“羅先生是軍中的糧草官,深得秦王信任。又不是什麼機密要事,讓他聽聽倒也無妨。”
羅貫中的正式官職是貴州督糧道,他的品級是從六品。
品級雖然不高,但是羅貫中手裡的實權很大。
征南大軍裡麵二十多萬將士的軍餉和糧草發放都要經過他一人之手。
糧草官這個職位非主帥的親信不得擔任。
有句俗話叫不看僧麵,看佛麵。
軍中這些國公和侯爺們,還有武官舍人也就是勳貴子弟,在路上碰見羅貫中也得客客氣氣稱呼一句羅先生。
有道是縣官不如縣官,這也是傅友德和沐英不敢公開得罪羅貫中的原因。
因為得罪了秦王身邊的人,難免不會得罪秦王。
能混到國公這個位置上的人,沒有一個是政治上的白癡。
傅友德自然不會仗著自己身居高位又和秦王府聯了姻,就不把秦王的親信放在眼裡了。
看到羅貫中尷尬的站在邊上,傅友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站久了容易腿麻,羅先生還是坐下來聊吧。”
傅友德和李文忠兩個殺神聊天,聊的又是隱秘之事。
羅貫中現在巴不得立刻抽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天色不早了,我看我還是先回去休息吧……”
羅貫中害怕的是再等一會兒,沐英又回來了。
三位國公又起衝突,到時候,城門失火遭殃的十有八九還是他這隻小魚小蝦。
李文忠最善於察言觀色,透過羅貫中的表情,他一眼就看穿了對方的心理活動。
李文忠笑著說:“老羅,你就放心好了。沐英這會兒正在蹲著茅坑,他一時半刻還出不了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