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劉璟的上策和中策實施的可行性都很強,太子朱標的性格是外柔內剛,他想當老朱家的家主,不光要得到現任家主朱元璋的認可。
還要下麵的弟弟們心服口服,這麼多年以來,朱元璋跟朱標父子二人一直是分工明確,由朱元璋派人收集各地藩王的罪證,以朝廷的名義下旨申飭。
再派出欽差把藩王叫到京城以貶為庶人為威脅,再由朱標出麵向朱元璋為弟弟們求情,事成之後,藩王們一個個的會對太子大哥感恩戴德。
太子朱標用這種手段以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
對此,朱樉早就見怪不怪了,他一個在京城的大街上買個燒餅都會給小販現錢的空頭藩王。
還能被太子大哥羅列出一大堆的罪狀,這天底下的藩王能有幾個不犯錯的?
諸王都不是傻子,總有那麼幾個明白人不會被朱標的演技給蒙蔽住的。
曆史上後來的永樂大帝對自己的好大哥朱標是怎麼做的?
就差在《明太祖實錄》裡把朱標給編成大反派了。
而且據朱樉所知,不管是老三朱棡和老四朱棣還有老五朱橚這幾個人,對自己的好大哥同樣很不滿。
隻是礙於好大哥的身後站著一尊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如來佛祖,底下的藩王們隻能對好大哥朱標的所作所為,裝聾作啞而已。
朱樉仔細一想,要是由他出麵帶頭串聯諸王一起向太子施壓,這計策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對於這種沒有難度的挑戰,朱樉一向是興趣不太大的。
因為就跟遊戲通關一樣,朱樉最想達到那個成就還是無傷單刷朱元璋。
某個被兒子當成最終大BOSS的黃袍男子在紫禁城又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
於是朱樉問道:“那下策呢?”
還沒等劉璟說話,李文忠十分焦急地搶答:“你都有上策和中策,還要這下策乾嘛?”
朱樉說道:“諸葛亮還有隆中對呢,我湊一個整數,來個地道對不行嗎?”
“……”
李文忠一臉無語的表情,心想:“你都任性成這樣了,我還能說什麼?”
劉璟沉默了幾秒鐘,才沉聲回答:“下策就是將計就計,讓太子以為有機可趁,可以借此機會一舉扳倒大王。”
“隻要太子那邊沉不住氣,率先出手便會露出破綻。大王可以見機行事,尋找合適的時機,給於太子致命一擊。”
“隻是此計的風險很大,隻要略有一著不慎,不僅會讓大王的計劃全盤落空,搞不好還會令大王身陷囹圄。”
“因此,臣把這將計就計之計定為了下策,還望大王三思而後行。”
朱樉淡淡一笑:“你說的沒錯,目前看來上中下三策裡麵,上策看似最為穩妥的一個,實際上耗費的時間最長。沒有十年以上,很難看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