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乾爹喊出來,二十三位大太監臉上的表情各異。
在來之前,所有人都以為苟寶是一個沒有背景的王府宦官,在小郡主的麵前比較得寵而已。
苟寶的主子秦王,恰好又不在京城。
按照他們原先的計劃,先由趙用趙公公出麵,他是內官監的掌印太監。
趙公公掌管著木、石、瓦、土、塔材、東行、西行、油漆、婚禮、火藥十個作坊,以及宮裡的米鹽庫、營運庫、皇壇庫。凡國家營造宮室、陵墓、並銅錫妝奩、器用及冰窖諸事。
趙公公在宮裡的地位相當於外朝的工部尚書。
每年,秦王府裡上上下下的,一切用度都是由宮裡的庫房撥付的。
趙公公隻要在賬目上動點手腳,就能讓苟寶這個王府小宦官吃不完兜著走。
先派手下的人把苟寶打一個半死,最後,黃公公親自出麵為苟寶“說情”。
到時候,僥幸逃過一死的苟寶,勢必會對他的“救命恩人”黃公公感激涕零。
這樣,黃公公收乾兒子的事兒,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一群大太監天真的以為他們的計劃完美無缺,堪稱天衣無縫。
隻是沒想到他們從一開始就算漏了一點,還是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苟寶這個秦王府的小宦官居然在宮裡有靠山,而且這個靠山的來頭還不小。
彆看老太監吳永身上穿著灰袍,除了坤寧宮總管這個頭銜之外,在宮裡沒有任何的品級。
可是人家的身上有個標簽,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的管事、前吳國公府總管。
連紫禁城的“禦前屏風”杜安道,見了他都得端茶遞水,再規規矩矩的喊一聲:“老前輩。”
杜安道究竟何許人也?當今洪武皇帝的理發師、修腳匠兼貼身保鏢。
《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古人並非像今天想的那樣古板,事實上從漢代開始就有了專門從事理發職業的工匠——俗稱剃頭匠。
連杜安道在吳老太監的麵前自稱一聲“晚輩”,資曆比他更淺的黃狗兒就更彆提了。
一群大太監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兒,沒想到會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
今天,他們算是踢到了鐵板上。
黃狗兒氣憤不已,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有人栽贓到了他這個“大內總管”和“禦前第一紅人”的頭上。
雖然這兩個稱號是他自封的,可是他下麵的一百多個乾兒子在紫禁城裡的二十四監衙門裡,一個個的身居要職是實打實的。
宮裡的數千名宦官都是他的徒子徒孫,可以說內廷是他黃狗兒的地盤也不為過。
黃狗兒心想:在我的地盤上,栽贓陷害我還有沒有王法?還有沒有天理呢?
輸人不能輸陣,他這個領頭的當了縮頭烏龜。
下麵的人還有誰敢為他出頭啊?
一想到這,黃狗兒撿起地上的另外半截板磚,衝著吳永吼道:“這塊磚是你的乾兒子帶進宮的,咱家可以告他私藏凶器,圖謀不軌。”
吳永沒有搭理他,轉過頭朝著苟寶問道:“黃公公說你私藏凶器入宮,老實告訴我,究竟有沒有這件事?”
吳永說完,還眨了兩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