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太監都是內廷裡的實權派,二十四監衙門裡的一把手。
平心而論,他們之中的不少人都是真正見過了大錢,撈過不少油水的人。
當今皇上洪武爺剛登基的那幾年,無論是外朝還是內廷,基本上都是沿襲著前朝大元的舊製。
那時候,這群太監不僅可以在各宮的開支用度上,還有出宮采買物品之時上下其手。
他們還可以堂而皇之的收受朝廷官員的賄賂,可是他們的好日子隨著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爆發徹底到頭了。
廢除宰相之位後,洪武爺大權獨攬,成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存在。
他以嚴刑峻法來治國,以鐵腕來治家。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洪武爺的那些鐵腕手段都是用在了朝廷官員和宮人的身上。
反而對自家的那些廢物兒子們是高高地舉起,輕輕地放下。
宮裡這些太監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哪怕是名義上的紫禁城第一太監黃狗兒。
他一個正三品的提督太監一年的俸祿不過六十兩銀子,還不如地方上的一個正七品的知縣合法收入多。
最要命的是洪武爺他老人家仿佛天生就跟太監有仇一樣,不僅在午門前豎了塊鐵榜,就是一塊鐵牌上書幾個大字“內臣不得乾預政事”。
還有意削減內廷各個衙門的開支美,更是美其名曰提倡勤儉節約,這讓宮人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下麵的人連飯都吃不起了,他們這些上官也好不到哪裡去。
原來一年發一套的官服,到了現在成了幾年發一次。
一套官服穿破了又縫,縫縫補補又是三年。
換而言之,他們這群內臣都是這樣,下麵的宮人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要不是有那位菩薩心腸的馬皇後在私下裡接濟宮人,大明朝絕對會出現宮裡鬨饑荒,餓死一大堆人的千古奇聞。
這群在內廷裡有頭有臉的大太監,對吳老太監是又敬又怕。
他們怕的是吳老太監那嚇人的資曆,敬的更是他背後站著的那位活菩薩。
所以吳老太監剛一出場,一群原本來幫黃狗兒助陣的大太監們集體緘默了。
看著眾人一言不發,苟寶感到很奇怪,他問道:“各位公公,怎麼不說話呢?”
作為在場的第二個讀書人,躲在人群裡的印綬監掌印太監趙成擠了出來。
趙成走上前來,問出了一句令人咋舌的話。
“苟公公,你們秦王府還缺不缺人呐?”
趙成掌管著古今同集庫,因為給秦王送書的原因跟苟寶打過不少次的交道。
趙成一邊摟著苟寶的肩頭,一邊說道:“在下讀過幾年的私塾,勉強算得上識文斷字。”
麵對趙成突如其來的熱情,苟寶整個人都有些發懵,他問道:“我記得趙公公不是前朝的舉人嗎?”
印綬監管理著宮裡的印信、誥敕、貼黃、勘合、符驗、信符諸事,還有古今同集庫裡存放著的朝廷內檔、國史還有珍藏的孤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