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徐輝祖的威脅,湯軏麵無懼色,拔出腰間的係著一對“金瓜錘”握在了手上。
這種武器名為金瓜錘,實際上是外麵鍍了一層銅的鐵錘。
雙方侍衛的身上都是全副甲胄,彆看湯軏等人的手上拿著的金瓜錘是鈍器,論起殺傷力要比徐輝祖的要大的多。
湯軏手舉金瓜錘,回答道:“你徐老大少在這裡嚇唬人,實話告訴你,我湯軏也不是吃素的。”
“誰要敢動一下試試?我今天就砸碎他的腦袋。”
眼見雙方誰都不肯退讓半步,局勢瞬間變得劍拔弩張。
在場年紀最大的杜安道,他連忙站出來充當雙方之間的和事佬。
杜安道攔在二人之間,說道:“徐將軍和湯將軍冷靜一下,切莫動起手來。”
“要是在宮裡動起了刀兵,這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二位將軍就算不為自己想想,也要為家裡的人想一想啊。”
一聽這話,徐輝祖冷哼一聲,隨即收刀入鞘,把雁翎刀插回了腰間。
安撫好了一同前來的徐輝祖以後,杜安道對著湯軏說道:
“湯將軍,信國公跟萬歲爺的交情深厚,按理你還要喊萬歲爺一聲叔父才對。”
“萬歲爺封你爹為信國公,這可是天大的恩典。你這個做晚輩的怎麼能不聽長輩的話呢?”
杜安道不打感情牌還好,一提這件事,湯軏就是一肚子來氣,他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狗屁的恩典,當初要不是我嬸嬸站出來替我爹說了幾句公道話,我們老湯家連個侯爵之位都撈不著。”
對於這件陳年舊事,一直服侍當今皇上的杜安道,他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大明朝的從龍功臣之中,湯和的資曆最老,甚至比徐達和常遇春二人加起來都老。
當今皇上朱元璋還在皇覺寺當和尚敲鐘的時候,湯和已經是濠州城裡郭子興手下的一名千戶了。
是湯和給兒時的好友,還在皇覺寺出家的發小朱元璋寫了信,才讓朱元璋下定決心去濠州城裡投奔紅巾軍。
說湯和是朱元璋成功這條道路上到引路人也不為過,而且就在朱元璋還是郭子興的帳前當九夫長,又名什長。
湯和就跟在他的身邊,對朱元璋唯命是從。
這件事的起因,還是因為湯和有個愛好嗜酒。
湯和在早年曾因一次喝酒誤事,被朱元璋調到了後方駐守常州城。
看著軍中的後輩李文忠等人的功勞超過了自己,這讓湯和有了危機感。
於是他上書請戰,請求朱元璋將他派往前線。
沒想到朱元璋沒有絲毫猶豫就拒絕了他,湯和雖然表麵上沒有說什麼,但是在一次酒醉之後,他情緒難以自控,把心裡的怨言直接說了出來。
當日,湯和在私底下抱怨道:“吾鎮此城,如坐屋脊,左顧則左,右顧則右。”
這句話大有來頭,《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當年楚霸王項羽派謀士武涉前去遊說韓信,聯楚反漢時說:“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楚漢爭霸,在劉邦和項羽之間,你韓信幫誰,誰就會獲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