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帝後二人之間的衝突裡,劉英之所以會旗幟鮮明站在坤寧宮的這一邊。
理由其實很簡單,十年前,在他剛進京的時候,還是一個什麼不懂的鄉下小子。
不僅在朝堂上四處碰壁,暗地裡還被衙門裡的同僚恥笑大字都不認識。
京城裡的勳貴不屑與他為伍,劉英孤身一人在京城裡生活的那段時間,是他的人生裡最灰暗的一段時光。
就在這個時候,是馬皇後派人接劉英進宮,不僅親自教導他讀書識字,還給講做人的道理。
當滿朝的公侯不願與他結交之時,是馬皇後破格收劉英為義子,不僅時常讓他進宮伴駕,還設家宴讓他坐在了上座。
從此,劉英的窘境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的府邸從門可羅雀變成了門庭若市,京中的勳貴和朝中的大臣爭著搶著與他這個新貴結交。
可以說馬皇後對他有再造之恩,在來之前,劉英暗暗告訴自己:“乾娘對我恩重如山,士為知己者死,我劉英絕不能忘恩負義。”
宣讀完了馬皇後的懿旨,看到徐輝祖和杜安道腳下沒有挪動半分,二人仍然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劉英怒容滿麵,問道:“看來你們二人今日是執迷不悟,要硬闖坤寧宮呢?”
看到劉英發怒,徐輝祖這才從剛才的震驚當中回過神來,他非常客氣的回答:“劉侯爺息怒,我跟杜公公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來。”
“要是空手而歸,陛下必然會降罪於我等的。”
說到這裡,徐輝祖雙手抱拳,說道:“念在大家都是同朝為官的份上,還請侯爺行個方便,通融一下……”
沒等徐輝祖說完,劉英就厲聲打斷了他。
“我奉勸你們最好立刻帶著人離開,不然今日之事,恐怕無法善了。”
麵對劉英的警告,讓徐輝祖左右為難,一想到就這樣灰溜溜的滾回去,壓根就沒有辦法向皇上交差。
可是劉英等人又擋在了門前,他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正在徐輝祖猶豫萬分的時候,杜安道又站了出來,他跟徐輝祖不一樣,他是宮裡的太監。
杜安道雖然發自肺腑的敬重馬皇後,但他的主子終究還是萬歲爺朱元璋。
家奴如果不願意替自己的主子賣命,等待他杜安道的就隻有一個下場——死。
眼下正是群龍無首之時,杜安道走到劉英的麵前說道:“既然劉侯爺不願意通融,那咱家就隻好來硬的了。”
杜安道剛一抬手,隻見劉英從袖子裡拿出一物,高高舉了起來。
“杜公公睜大你的眼睛好好看一看,這是什麼?”
杜安道定睛一看,劉英的手上正拿著一枚大號的“二踢腳”,這種二踢腳還有一個彆稱叫作旗花。
當它升到空中的時候,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這些煙花會組成一個圖案。
杜安道久在宮中,當然知道劉英手上的這枚旗花代表著什麼?嚴格來說這是一枚信號彈,讓禦馬監出兵的信號。
杜安道反問道:“劉侯爺難道不怕事情鬨大,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嗎?”
劉英麵無懼色,淡淡地說:“是你們要自尋死路,那就怪不得我了……”
沒等劉英說完,眼疾手快的杜安道一把奪過了他手上的旗花,他一伸手順帶勒住了劉英的脖子。
劉英哪是杜太監的對手,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杜安道劫持了劉英,衝著徐輝祖喊道:“徐將軍,快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