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跟在馬承恩的身後,順著小道來到了宮裡的禦膳房。
馬承恩輕車熟路,領著王安來到一處偏僻的小院。
院子的角落裡有一間柴房,這間破舊的柴房外麵積滿了灰塵,看起來年代久遠,很久都沒人使用過了一樣。
馬承恩指著這間廢棄的柴房,向王安介紹道:“這裡是紫禁城的西北角,原本是韃子在金陵城的江南行宮。”
“萬歲爺,當年命李太師和誠意伯填燕雀湖,新造一座紫禁城。”
“就把這裡的江南行宮給拆了,隻有這間廢棄的柴房還是原樣,保留了下來。”
“據說這裡,還曾經住過一位元朝的王爺。”
“元朝的?王爺?”
王安的腦海中立馬出現了一個人,跟金陵城的舊稱建康,有關的元朝宗室隻有那一位了。
於是他脫口而出:“元文宗圖帖木兒……”
具體點來說元文宗不是住在建康,而是被元英宗流放到了這裡。
在大明朝開國之前,元文宗剛剛登基,就下了一道聖旨把他居住過的建康城改為集慶路,取自彙集喜慶之意。
聽到王安說出了元文宗的名字,馬承恩的臉上滿是笑意,他說道:“這黃公公乾彆的不行,跟在萬歲爺的身邊日子久了,這看人識人的眼光也練出來了幾分。”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你王安果然是一個可造之才。”
“也不枉咱家費了一片苦心,把你帶到這裡來了。”
“黃公公?”王安還想問一下,那位黃公公該不會和他早前栽贓的是同一個人吧?
還沒等他開口,馬承恩就拿出一把鑰匙,打開了房門上一把生鏽的銅鎖。
柴房的大門一推開,王安就看到一幅令他終生都感到難忘的畫麵。
內廷的二十四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裡麵的二十四個太監,除了不在家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陳忠,還有禦馬監的掌印倪勇之外,還有一些無關緊要的像神宮監、鐘鼓司、混堂司、浣衣局之類的清水衙門沒來。
內廷的十八位大太監赫然在列,看到這些人,王安的心裡突然冒出來一個念頭,不過他覺得這個念頭簡直荒唐到家了。
這些大太監該不會全被秦王收買了吧?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座紫禁城還是萬歲爺的家嗎?
一想到這,王安覺得紫禁城,還真不如改個名叫大號秦王府算了。
看到王安一進門,內官監的掌印太監趙用就衝著他說:“王安,你還愣在那裡乾嘛?”
“還不來拜見你的頂頭上司萬公公?”
王安剛要像往常一樣,朝著他的上司直殿監的掌印太監萬安行禮。
王安還沒跪下,萬太監就走了上來,拉著手親熱地說:“百聞不如一見,王公公果然是一表人才的青年才俊啊。”
在宮裡混了十多年,好不容易才等到今天熬出頭的王安聽到這句哭笑不得話,心想:“我都四十啷當的人了,跟青年沾不上一點邊,跟才俊更是毫無半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