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
刺耳的汽笛聲將朱慈烺拉回了現實,他抬頭看向了自己的麵前,出現在他麵前的,是被譽為南州海外三島中最大的方丈島。
方丈島,即另一個世界新西蘭的南島。
至於南州行省的海外三島,也分彆是方丈島(南島)、蓬萊島(北島)、日南島(塔斯馬尼亞島)。
這其中,日南島歸平東府節製,但由於天啟十九年日南島人口突破二十萬,因此被朝廷設為日南府。
相比較日南島,方丈島和蓬萊島則是因為距離南州遙遠而被單獨設為東洲府。
東洲府的府治主要在北邊的蓬萊島,因為蓬萊島相比較方丈島更為平坦。
大明登陸方丈島始於天啟九年,正式開發方丈島則是天啟十三年。
方丈島的麵積很大,南北長一千四百餘裡,東西五百餘裡。
不過,雖然方丈島很大,但其全境多山,山地麵積占據了該島的五成以上。
加上茂盛的雨林,世居山中的土民,因此大明對方丈島的清理工作直到天啟十八年才宣告結束。
從天啟十九年開始,方丈島才迎來了移民。
過去的十六年裡,方丈島陸陸續續湧入了五萬人,而他們大多都生活在方丈島東部沿海的狹長平原上。
“方丈縣在方丈島東部的平原上,島上從北到南有一百多個村子,九個鎮子,縣城的人口隻有不到兩萬……”
“說真的,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想來這裡。”
方丈縣東港碼頭上,當蒸汽船隻靠岸,夏完淳一邊嘮叨,一邊和朱慈烺走下了船隻。
他們來到了碼頭上,聽著夏完淳的吐槽,朱慈烺的注意力都被碼頭和遠處的縣城所吸引。
東港碼頭並不大,能容納的船隻也極為有限,畢竟這裡處於大明疆域的最邊緣,而且四周沒有敵人和海盜,可以說是個混吃等死的地方。
在夏完淳看來,如果朱慈烺真的想要步入廟堂,他應該去可以建立功績的地方。
“我覺得這裡很好,你不覺得嗎?”
朱慈烺走在碼頭上,看著來來往往穿著江南紡織布衣的百姓們,他從沒有覺得這麼放鬆過。
這裡的移民基本上都是浙江一帶的移民,因此碼頭上販賣的小吃,還有茶鋪的一些茶葉的產地都以浙江為主。
好在到了天啟三十五年,大部分百姓都是上過官學的,因此官話的口音很輕,不至於讓朱慈烺遇到聽不懂的尷尬境遇。
普通的碼頭被他們轉了幾圈,基本上沒太多可看的。
和中原一樣,整個碼頭都由水泥生鐵構建,唯一不同的就是遠處的方丈縣沒有城牆,所有房屋沒有遮擋的就能暴露在他們的眼前。
朱慈烺走了走,從碼頭走到縣內,縣內的許多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和大明差不多。
熟悉的人力抬舉攔路杆,熟悉的水泥地,熟悉的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上的擺鐘。
一些等待客人的四輪馬車,有的是敞篷的,有的是帶頂的。
除了它們,還有天啟二十五年興起的齊國公共馬車。
兩匹肩高一米五以上的大挽馬拉拽著上下兩層,可以坐十個人的公共馬車在城內以固定的路線行走。
隻需要一文錢,你可以坐到任意站點下車,基本和後世的公交車差不多。
這樣的城市公共交通,都是朱慈燃從齊國學來的東西。
朱慈烺和夏完淳上了一輛公共馬車,他們坐在二樓,可以露天的看到四周風景。
按照規製,方丈縣的主乾道隻能有八丈,輔道六丈、街道四丈,巷道兩丈。
朱慈烺他們要前往縣衙,因此走的路基本是主乾道和輔道。
坐在二層,感受著前麵吹來的風,朱慈烺和夏完淳好奇打量街道兩側。
其實各地的街道兩側都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各種花卉、成衣、吃食的店鋪。
朱慈烺在過去的七八年裡,利用暑假和寒假去了大明鐵路和輪船能抵達的各種地方。
從最北邊的嶺北,到現在最南邊的南州,在他看來,百姓們過的都還算不錯,隻是對於一些胡亂收稅的現象是怎麼樣都難以杜絕的。
他來這裡,就是想知道,杜絕胡亂收稅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難。
帶著這種想法,他被一樓車夫搖鈴鐺的聲音拉回現實。
由於方丈縣並不大,因此馬車不過走了三裡路就把他們送到了目的地。
車夫並不知道哪個客人會在哪裡下車,因此每到一個站點他們都需要停車,然後拿起一個鈴鐺搖晃三次提醒。
這樣五秒後,如果還沒有人下車,則是前往下一個站點。
“這裡的車夫過的肯定很滋潤,我看了看,他們是巳時四刻上班(9點30),酉時散班(17點)。”
“就這樣每個月還有九百文的俸祿……”
夏完淳吸了一口氣,似乎在說這錢相比中原好賺太多了。
“沒辦法,人少隻能提高俸祿了。”
朱慈烺笑了笑,隨後和夏完淳走進了縣衙。
對於朱慈烺的到來,方丈縣的縣丞早就知道了,甚至對於朱慈烺的身份他也一清二楚。
對於齊王長子的朱慈烺,他根本不敢怠慢,也不敢刁難。
由於大明走的都是流官體係,因此不存在萬曆時期地方胥吏給官員使絆子的現象。
基層的官員也是拿俸祿的,他們隻能在這裡任職三年就要被調走,因此無法形成什麼力量來阻礙新到任的縣官。
朱慈烺有夏完淳的幫忙,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弄清楚了方丈縣的情況。
方丈縣的百姓有五萬六千七百餘人,其中近九成百姓以農牧為主要收入來源。
當地的產出主要包括水稻、羊肉、牛肉、羊毛、乳製品等畜產品。
雖然地方偏遠,但當地每年的農業稅和商稅也能達到七千二百多兩銀子。
不過,當地的官員數量一共有五百七十多人,每年僅僅俸祿的基本支出就達到了九千多兩銀子。
除了這些,還有五百多惠民藥局、養濟院、環衛局等等不入品級的辦事人員,每年支出又是五千多兩銀子。
因此,在過去十幾年裡,方丈縣一直是需要大明輸血的一個偏遠縣城。
如果這種地方發生叛亂,大明會不會救援都還兩說,畢竟在這裡駐紮官員,簡直就是長期賠本的買賣。
像這樣的縣,在大明還有大大小小二百多個。
因此,今年恩科策論的命題就是如何解決這二百多個縣的貧困和收支問題。
朱慈烺的策論得分八十九,排名第七十七,如果不是其它考試把他的分數拉了上去,恐怕他頂多也就能得到一個鎮長的官職。
他能得到方丈縣的官職,也純粹全靠沒有人願意來這裡。
就連朱慈燃得知他要來方丈縣,也是派朱和垠親自上門,好生勸說。
不過,朱慈烺卻不以為意。
他覺得,既然他的策論沒有拿高分,那就說明他的想法不切實際,遠離了生活。
既然這樣,那他就得補足自己的短板。
他來方丈縣,就是想知道,怎麼樣才能解決大明這兩百多個縣的負支出問題。
另外除了這個問題外,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來這裡解決。
想到這裡,朱慈烺側頭看向了書房窗外的庭院,摸了摸下巴:
“都來到了這裡,爹總不能叫我回去監國了吧……”
番外主要是劇情的簡略延續,後記才是後世
番外還有幾章,然後是後記
——
推薦一本朋友的書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