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上班的時間卻在鄉野遊玩,僅憑這些,田文鏡就能將管事官員扣下,隨後詢問工廠工人,繼而將官員與占據空額的人一同送入刑部。
田文鏡的行動讓大明忙碌了起來,而大明一旦忙碌,那諸藩也即將得利。
從年初開始,伴隨著大明遷移的政策寬鬆,因為國內壓力和外部條件豐厚而想要遷移的人便源源不斷的進行遷移。
據戶部尚書王宕在歲末的奏疏中,從正月初一到同年臘月初一,遷移司一共處理了六十二萬宗遷移事物,發放移民鐵牌一百八十六萬餘塊。
在王宕的估計中,這一年如果過去,那移民海外的人口恐怕接近二百萬。
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流入了齊國,四分之一流入了大明較為偏遠的省、司,例如昆侖、河中、泰西、南州等地。
至於剩下的四分之二,基本都流入了諸藩之中,人數百萬左右。
這人口看似不多,但足以讓諸藩高興許久。
隻不過高興之餘,諸藩之中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大明遷移出的百姓,大部分都是中學畢業的,有一定的技能在身上,這樣的人口質量自然不用多說。
不僅是缺人的昆侖諸藩想要,就連人擠人的小西洋諸藩也垂涎欲滴。
經過乾聖、永昌兩朝二十年的發展,眼下小西洋諸藩二百餘國的國民人口數量兩千一百四十二萬,土民兩千二百五十餘萬,耕地三億畝左右。
看上去,似乎人均接近七畝,很是富足。
可是,這個時代並非每個國家都能像大明和齊國一樣能大量使用各種化肥來增產。
自從印度廝當引進大明的粳米種植後,畝產便基本保持在三百至三百四十斤。
看樣子似乎可以人人吃飽飯,但問題在於大明移民到達藩國後,印度廝當地區藩國給予的條件是均十畝耕地。
也就是說,以諸藩的土地來算,他們能維持的國民人口也隻有僅僅三千萬。
每一批國民的抵達,都需要當地無數土民貢獻出土地才行。
如今年,遷移到印度廝當的國民足有四十二萬,為此諸藩就能從土民手中拿到四百二十萬畝土地來發放給國民。
不過這對於它們來說也並不困難,畢竟藩國的土地都屬於藩國,而不屬於土民,國民擁有終身使用權,但土民可沒有。
他們等同是土地上的短工,一旦藩國想要回收土地,他們幾乎沒有辦法阻止。
當然,上百萬土民之中並不缺乏有血性的人,因此每當藩國收回耕地後,他們都會進行暴動,但這種暴動每次都會被迅速鎮壓。
相比較印度廝當的小西洋諸藩,昆侖諸藩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
昆侖諸藩彆的不多,奴隸的數量可是全球數一數二的。
其中諸如唐國、瑞國、吉國、淮國等國,基本每年能通過奴隸開荒得到數十上百萬畝耕地,根本不用擔心移民抵達後的耕地問題。
因此,昆侖諸藩也是移民福利較高的地方,基本人均在二十到三十畝之間,各國政策有所不同。
靠著這樣的政策,昆侖諸藩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成功讓國民數量達到一千二百餘萬人,奴隸八百餘萬,耕地一億八千餘萬畝。
不過,這其中的耕地並不如其它地區。
儘管昆侖的土壤肥沃,並且有齊國出口的化肥加持,但長達數個月的雨季足夠衝刷土壤表層的營養物質,讓耕地變得貧瘠。
因此,昆侖諸藩還是維持著當年齊王定下的休耕、輪耕製度。
這樣的製度也就導致了昆侖諸藩手中的耕地,每年僅有三分之一能用於耕種糧食,而它們的產出也僅僅隻夠國民和牲畜、奴隸的日常所需罷了。
遇到災害的時候,諸藩還是得向齊國進口糧食。
好在這麼多年以來,齊國的糧食一直是日漸便宜,而其中原因自然離不開齊國的工業化。
永昌二年三月,齊國便上奏了齊國目前的情況。
【去歲末有戶一千六百餘戶,民七千二百餘萬口,耕地十二億三千餘萬畝,金銀礦產……】
由於皮膚和文化問題沒有衝突,因此齊國早在乾聖十二年便基本平定了南方的食人部落,在南北共同開展農業、工業。
人均十七畝的耕地情況,讓齊國的糧食以出口為主。
據昆侖監察使司和歐洲皇店總事的彙報,齊國的糧食基本占據昆侖諸藩二分之一的市場,歐洲四分之一的市場。
每年從齊國出口的糧食不低於五億石,油品不低於兩億斤。
戶部也在永昌元年曾經上奏過,齊國出口大明的牲畜數量,在乾聖十九年時達到了十六萬四千餘頭。
同時,齊國也是大明目前持有國債最多的一個藩國。
這樣的國力,不免讓許多官員擔心,因此提醒皇帝朱和垠注意齊國的奏疏也不在少數。
僅永昌元年,提醒朱和垠小心齊國的奏疏就多達四百七十四本,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到兩本。
不過對於齊國,朱和垠始終保持著信任的態度,對這些奏疏都是留中不發,等到冬季用來當做柴火。
除了這些內藩的事情外,值得一提的便是鄰近大明的幾個外藩國家。
這幾個國家分彆是朝鮮、南掌、暹羅、甘孛智、蘇祿、勃泥以及蒙古國。
這其中,蒙古國一直配合永國、定國分彆對沙俄和奧斯曼進行打擊,聽話不說,政治文化上也漸漸向大明靠攏。
在永昌元年,蒙古國的人口突破了六百萬,其中蒙古人數量達到了罕見的二百萬,軍隊長期維持在大明所規定的十萬人左右規模,不敢有所超出。
至於朝鮮和暹羅等六國則是境遇各有不同,唯一共同點就是僅僅保留了拱衛王城的軍隊。
這個軍隊數量各有不同,大明沒有做出限製,如朝鮮、暹羅、甘孛智、南掌等人口數量較多的國家是維持三到五萬的京軍,勃泥、蘇祿等人口較少的國家則是維持在幾千人左右。
不過,隨著諸國交流不斷深入,其實各國都生活著數量相當之多的漢人。
如朝鮮、暹羅等國在永昌元年對永昌皇帝朱和垠的奏疏中就曾提到“國中有之民,上國之民者十之二三,乃小國辛事。”
對於他們的吹捧,朱和垠則是回應:“內外天下,皆為大明子民,汝等亦是朕之赤子,何分上下?”
朝鮮等大國尚且如此,諸如蘇祿、勃泥這種原本人口就隻有十幾二十萬的國家,眼下基本上國內百姓以漢人為主。
他們拱衛王都的京軍,大部分也是漢人出身。
他們倒是並不在意,甚至多次提出內附,但朱慈燃並未準許。
畢竟如果大明允許他們內附,那其它幾個外藩國和二百餘內藩國未免不會多想。
宗藩體係本來就不需要將所有國家都吞並,因為這隻會讓宗主國失去競爭力和威信力。
相比較之下,羈縻控製藩屬國才是宗主國應該要做的事情,這也是西方殖民霸權與東方華夷國際秩序的不同。
較之殖民霸權的挾武力脅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關係不訴諸武力即可使對方誠服更顯文明。
現在的大明宗藩體係就好像一個家族,大明是老太爺,諸藩是成員。
隻要大明這個老太爺依舊堅挺,那這個家族還能維持長久。
各國的訴求,都可以在老太爺的周旋下實現,不必動輒使用武力來征服對方。
諸如甘孛智、暹羅、南掌這三國的積怨已經持續了上千年,然而在大明的斡旋下,他們現在也是相互不設防,親如一體的情況。
他們都能如此,更不要談大明百姓了。
漢人來往三國是很正常的情況,而外藩百姓也以能成為大明的一員為榮。
廉價的貨物充斥著市場,諸外藩除蒙古外,已經有近五十年未經曆過戰事了。
大明的盛世不僅僅是大明的,也是諸藩的,因此維持大明這個老太爺的權力,也是每一個藩國成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這麼看來,事情似乎在往好的一麵在發展。
隻是相比大明宗藩體係下的諸國,此刻的歐洲就不是那麼好受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