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密信!
草原,一封帛信被千裡迢迢的送到了胡水的手中。
自那日在遼東演了一出戲坑了萬餘匈奴人後,他便帶著遊弈軍一直在遼西與草原之間遊蕩。
期間也擄掠過大幾千的漢民,通過草原的部落,他交給了密探商人,一來一往間便建立了聯係。
打開信件,胡水的臉上多了幾抹笑容,信是張啟寫的,除了交代一下遊弈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外,也在其中誇獎了胡水,並且給了胡水吸納降卒的權利,榮升裨將。
收好信件,胡水小心的將它放在了懷裡,拍了拍胸口,看著一眾正在修養的遊弈軍卒,高聲吆喝道:走了崽子們,打草穀去!
哈哈。
軍中響起一片笑聲,所有人翻身上馬,與六代馬相處久了,這些軍卒們對這些馬匹愛惜的緊,沒辦法,實在太好用了。
縱橫遼西與草原月餘,他們未曾死傷一人,這都是這些六代馬的功勞,要知道如今他們的打扮可是草原盜匪,甲具隻有皮甲,而不是以前的鎖子甲。
馬匹嘶鳴,胡水高聲呼喝,整支遊弈軍竟真的像是一夥盜匪一般喧囂著往漢地的方向而去。
這一個月,邊郡之地的漢民算是糟了老罪,寇邊的草原人能從各處進入漢地,像是絡繹不絕的蝗蟲。
以前在文景之治下,寇邊本就少有,這些漢民的日子雖然苦但也能過,但是今年因為馬邑事件以及張啟背後的所為,整個草原都在不停的往漢地湧入。
消息自然早就傳回了長安,但是劉徹能做什麼呢?
他什麼都做不了,派軍也無濟於事,除了增添損耗外,對匈奴的這次報複沒有一丁點的幫助。
這就是遊牧民族無賴的地方,漢地派軍他們就撤,漢軍一走他們在席卷而來。
漢朝建立七十餘年,他們早就有一套成熟的搶劫手段。
否則匈奴人每年索要的朝奉怎會一年比一年高,想當初,漢地一年不過送給匈奴一些絮繒酒食就能打發掉匈奴。
而到了今天,布萬匹,酒萬斤都不一定能滿足他們的胃口。
未央宮。
劉徹坐在皇位上,麵對一封封邊郡的求援信件,他的內心平靜。
他明白,這是匈奴對他的報複,但這種報複來的太猛烈了,即使是坊間都已有了匈奴寇邊的消息。
作為一個帝王,劉徹雖然對這次匈奴的報複感到惱怒,但是更多的卻是以達成了目標的歡喜。
邊郡的信件是絕密,坊間是如何得知此次的寇邊之事的,這又不是信息時代,瞬息間就能讓消息廣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