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101nove.come="margin:0pxauto;"
所以帝王尋仙,從來都是一場空。”
曹操搖頭道:“若毫無希望,武帝不會一次次嘗試。
定是被他摸索到了某種可能性。”
“潰一國,吞其國土,也是在給神州增加地澤,擴張神州疆域。
國運與天地,人道相合,國盛則為大世。
而隻有大世,才能蘊育出眾多聖人。
東周便是大世,百家諸子並存,人道達到頂峰。
老子,莊子,孔子,墨子,鬼穀子,都在那一時期湧現。你以一己之力,不論如何,也難得大運。你來輔佐朕推動神州大昌,才是正途。”
“朕製定了一個開天門的戰略,便是為神州納土開疆,推動人道大運攀升。
若潰一國不夠,就再打一國,吞其疆域。”
道尊聽出曹操的目的,是想讓他正式投魏,拉他當打手。
但曹操說的,並非沒有道理。
古來求仙,都是求己。
很少從時代,從人道運勢來看這個問題。
曹操說春秋百家,是大世,人道恢弘,才推動了諸子成聖,很有道理。
“我想想。”道尊沉吟著起身去了。
書房。
曹操又恢複了處理國務的狀態。
他拿起一份奏折。
發布平北策後,各地武將,紛紛請命參戰。
連在南線坐鎮的曹仁,於禁,李典等人,也有請戰的奏折送來。
曹操拿起來的奏本,是馬超寫的:
“超自追隨陛下,數年來未立寸功,深感慚愧。故此三請陛下,允超能出擊北地,破敵於千裡之外,超所願爾,雖死無憾。”
馬超,龐德已聯袂,第三次送來請戰的折子。
大魏內部,對於打鮮卑,或者說打高句麗等外族,戰意空前。
……
距今大概兩百年前,高句麗開始不斷兼並周圍政權,逐漸強大起來。
但其曾先後兩次,被東漢擊潰。
高句麗亦兩次遣使到東漢,主動調整關係,以臣屬自居。
然而漢末內亂,高句麗便恢複割據,蠢蠢欲動。
曆史上,高句麗曾主動提出,與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
等攻下遼東後,高句麗又立即終止合作,發兵想獨立吞並遼東。
曹魏怒而揮兵,摧毀其國之中心的丸都城。
高句麗當時的東川王,逃到了更東側的沃沮。
曹魏摧毀丸都後,以為高句麗已國破都城滅,很快便撤離收兵。
不過高句麗在數十年後,又死灰複燃,重建丸都,並持續襲擾遼東,樂浪和玄菟三郡,成為外患,再次掀起戰事。
曹操對這些曆史上的變化,知道大概的脈絡。
周邊這些外族,縱然一時把他們打服了,隻要漢土虛弱,他們就會再次成為禍源,不斷反複。
所以曹操想除惡務儘,避免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此刻的高句麗,大半國境還在後世的吉省境內,沒有南下兼並三韓。
其國境東部多山地,隻西側有少部分平原良田。
從扶餘,和大魏的遼東郡出兵,能同時威脅高句麗北部與西部。
七月中,酷暑。
高句麗的國都,是一座山城,建在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上。
城內的王宮。
高男武坐在王座上,聽屬從奏報最新的情況變化:
“魏軍從扶餘和遼東兩個方向,攻過來。
其中北路的魏軍,總兵力在萬人上下,已與我們兩次接戰。我軍皆敗,目前收縮兵勢,固守在北山城。”
高男武道:“往北增派五千軍,以北山城和左都城,互為防守。”
高麗的產糧區,集中在西、北兩個方向。
而魏軍率先發起攻勢的樂進部,就在他們西北麵,對高句麗來說,容不得有失。
要害受脅,不得不派兵增援。
“讓西側的李其健將軍,也收縮防線。魏軍不會隻攻一麵,西側必還有兵馬來攻。”
高句麗國土不大,但野心不小。
加上其國內頗為動蕩,國主為了把控權柄,都是直接掌兵,指揮戰鬥,通曉軍事。
高男武連下命令,心頭卻是悄然生出一種忐忑不安的悸動。
他並不知道,張遼已親自領兵,出了遼東,帶陷陣營的九百軍伍,直奔高句麗西側防線。
張遼讓樂進出兵,牽製對方的部分兵馬。
而他自己,急於通過戰爭積累武運,衝擊神話境。
典韋拿倭國當突破的墊腳石,晉升神話境。
張遼也清晰的感覺到了那層關隘。
他親自過來,準備擒殺高句麗國主。
繁星滿綴。
張遼和高順,站在一座矮山上。
他們一路急行軍,已逼近高句麗的西側防線。
前方就是高句麗的燕石城。
高順:“咱們就這麼打過去?”
張遼:“對。陛下說從正麵打,直接破其防線,碾死他。咱們這幾路兵馬,誰先攻入其王都,殺其國主,誰是首功。”
高順點點頭,一揮手,後方的陷陣營兵士,潮水般往前方湧去。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