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微山湖的湖麵時,劉煬已經乘船來到湖中,站在船頭已經可以看到遠處的微山島。
據傳很久以前,在微山島的主峰上落過一隻金鳳凰,自此島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湖裡物產豐富,日出鬥金。
很快船隻靠岸,劉煬帶著手下數十人踏上微山島,此時除了前隊、後隊的人馬已經開始向島上搜索前進,並且由徐毅常手下的情報司人員負責聯絡。
劉煬帶著手下人馬向島內進發,很快就抵達了一處村落,這裡有十幾個前隊的土匪駐守,村中人滿為患,足有上千多人,都是鮑老大臨時從微山湖各處撤回來的灶戶。
“寨主,目前搜索到島上有四處村落,聚集了將近兩千戶灶戶、七千多口!”
劉煬聽到微山島上有這麼多人,也是暗暗心驚,自己手中隻有三百多人,要維持秩序,壓力可是很大的。
同時劉煬也有些疑惑:“不是傳揚鹽幫有灶戶數千戶,人口兩、三萬嗎?這島上兩千戶不到,七千多人,差得有點多啊!”
此時劉煬拿不準是鹽幫虛張聲勢,還是有灶戶沒集中到微山島,於是命人聯絡各隊,命前隊、後隊、左隊、右隊各駐紮一個村子,並且再三強調紀律,決不能與各處的灶戶發生衝突!
隨後劉煬便帶人在眼下這處名為三賢村的村子停留,鹽幫駐地也在這個村子裡:“走,去看看鮑老大的老巢!”
很快,在張辰等投降俘虜的帶領下,劉煬來到了村子邊緣的宅院,推門進去,手下的土匪便蜂擁而入,開始在院子各處搜索。
劉煬四下轉了轉,隨即抬頭看到遠處的山峰,雖然不高,但是劉煬記得那裡應該是微山島的最高點,上麵還有"三賢墓",在後世也是有名的景點。
其中的微子墓,因曾落過那隻金鳳凰,故島上人仍俗稱"鳳凰台"。而在微子墓不遠的是目夷墓,目夷,字子魚,微子十七世孫,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
在微子墓南麵就是張良墓了,也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原有的"透亮碑"和"鬆抱槐",為微山島的兩奇觀。民間盛傳,張良為防盜墓毀屍,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實上,張良墓確有多處。張良是否真葬於此,一直都是未解之謎。
此時劉煬懷古片刻,手下土匪便已經將院子搜查乾淨。
張辰帶著幾人跑過來,獻功一般的說道:“啟稟寨主,兄弟們搜到了大批的錢糧,這是清單。”
劉煬詫異的接過清單,看著上麵還算工整的字跡,問道:“你讀過書?”
張辰說道:“小的家中原本就是耕讀傳家,後來因為留城縣遭了災,家中田地、房產都變賣了,到了小的成年後,更是帶著父母進了微山湖當灶戶謀生。”
“隻是誰能想到,微山湖內的灶戶都被鹽幫壓榨、控製著,小的一年到頭乾到死,也隻能是糊口而已,前兩年家中老父更是被活活累死!”
說到這裡,張辰的臉上滿是怒色,雙眼通紅飽含淚水。
劉煬若有所思,原本自己還擔心以三百多人壓製數千人隱患太大,如果島上的灶戶都是被鹽幫壓榨的,那自己跟這些灶戶就不存在對立關係,反而是這些灶戶的“解放者”。
於是劉煬對張辰說道:“本寨主給你一個任務,你帶著手下的二十幾個兄弟,分頭去島上的四個村子,宣揚我戚山寨的兄弟是為了剿滅鹽幫、救援灶戶而來的,現在鹽幫覆滅在即,讓各村的灶戶聽從指揮,不要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