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五月的最後一天,劉煬帶著一眾部下再次來到沛縣境內,在沛縣縣城以南六裡外的一處土坡上眺望著。
此番劉煬身邊的部下除了親衛哨百總呂鄺之外,還有戶房主事白蒙生、賬房主事郭文朔、商事房主事趙富山,以及左總千總黎樘。
“這片荒地已經用西山號的名義買下來了,具體的地契手續,沛縣知縣陳功普已經派人送來,不得不說這位知縣大人的動作還是很快的。”
賬房主事郭文朔說道:“這是自然啊,咱們可是花了二百兩銀子買下的荒地。寨主啊,屬下怎麼看這片荒地也不值二百兩銀子,是不是買貴了?”
“不貴。”
劉煬說道:“本寨主要在這裡興建兩座工坊,等到建成之後,賺到的銀子會有很多個二百兩,眼光要放遠一點。”
“是。”
隨即劉煬拿出一張自己用炭筆畫的草圖,平鋪在地上,然後招呼眾人圍坐下來。
“你們看,本寨主準備修建的兩座工坊大體是這樣的,每座都分為前後院,左右各有一個跨院。前院大,修建這樣幾排貫通的長屋,用作工坊的生產之用。後院小,房屋不用多,主要是辦事之用。而左右跨院,則是用作儲存,以及駐守工坊的兄弟居住之用。”
趙富山說道:“寨主,這樣兩個工坊建造起來工程不小,花費也不會少,是不是有些冒進了?”
“是不是冒進,就要問咱們的財神爺了。”
劉煬看向賬房主事郭文朔,問道:“現在咱們山寨的錢糧能支撐住嗎?”
郭文朔眉頭緊鎖想了一下,然後說道:“按照現在的行情,修建這樣兩座工坊,工匠的工錢、蓋房的木料和磚瓦,以及工匠的夥食等開支都不少,屬下粗粗估計,兩座工坊全蓋下來至少需要三百到四百兩銀子,這些錢咱們還是能拿出來的。”
“隻不過後續招募人手的開支,以及工坊正常運轉的開支才是重頭,屬下擔心這工坊能否賺到錢,可不要成為花錢的負擔。”
劉煬笑著說道:“這兩座工坊一座將是紡紗工坊,另一座是棉布工坊,本寨主已經有了打算,織出來的棉布除了一部分咱們自用之外,大部分都往南京、揚州等地銷售,肯定會賺錢的。”
眾人此時才知道這兩座工坊要乾什麼,臉上都露出了一絲擔憂。
趙富山想了一下,說道:“寨主,現在南直隸各地的棉布很多,特彆是鬆江棉布更是暢銷,咱們的棉布如果沒有過人之處,恐怕很難在市麵上打開局麵的。”
劉煬自信的說道:“放心,本寨主織出來的棉布肯定有過人之處。”
接著,劉煬便給眾人布置任務:“白主事立即開始招募民夫和工匠,這兩日就開始修建工坊,本寨主要在一個月之內看到兩座工坊建成,有問題嗎?”
“一個月?”
“一個月!”
劉煬說道:“工坊嘛,不用蓋得太精致,隻要能用就行,實在不行就多上人,一定要保證時間。”
“是。”
白蒙生說道:“屬下一定想辦法按時建好工坊。”
“至於錢糧方麵,”
劉煬對郭文朔說道:“郭主事就要費心了,不管多難,也要保證這邊的錢糧供應。”
“現在咱們山寨的肥皂、私鹽生意很好,還有些錢糧積蓄,屬下這邊應該是沒問題的,請寨主放心。”
“這兩處工坊同樣隸屬於商事房,趙主事要選拔兩名靠得住的主管過來,在工坊籌建的同時招募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