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崔村東麵村口。
劉煬在兵房兵備司主管劉璨、武備司主管金卓,以及右總千總劉景明等人的陪同下,早早的來到這邊。
“團練請看,這裡便是兵仗所了。”
金卓指著村口的一處“新舊相雜”的院落說道:“這裡原本是一處鐵匠鋪,本就有幾間房子、一道院牆,周圍的房屋也大多閒置,屬下等招募工匠將這一片整體修葺了一番,十幾天的時間就建成了兵仗所。”
“按照團練的要求,兵仗所一共分為四個區域,分彆是兵刃坊、甲胄坊和火器坊,另外中間原來鐵匠鋪的幾間房子是一個小院子,乃是兵仗所的公署。”
劉煬滿意的點了點頭,一邊在眾人的陪同下走進兵仗所查看,一邊問道:“那十幾個匠戶是如何配屬的?”
金卓說道:“一共十五個工匠,兵刃坊分配十一人,甲胄坊分配四人。同時屬下已經命人四處招募學徒幫手,現在已經招募了三十八人,兵刃坊分配二十五人,甲胄放分配了十三人。”
劉煬聽完停下腳步,說道:“匠戶加上學徒一共才五十多人要給咱們兩千數百兄弟供應兵備,忙得過來嗎?”
金卓汗顏道:“團練教訓得是,隻是如今願意過來當學徒的人很少,哪怕屬下等已經開出每月一兩銀子的待遇,也招募不到足夠的人數。”
“另外這十幾天中,屬下委托西山號采購熟鐵、煤炭、木料等各種物資,但是熟鐵和煤炭都是價高、量少,所以即便招募到足夠人手,原料也是跟不上的。”
劉煬有些發愁,自己心心念的兵仗所雖然建起來了,但是人員和原材料兩個重要方麵都被卡脖子了,想要全軍統一製式兵備,還是有一段路程要走。
“我記得徐州境內有鐵礦和煤礦的,就不知道具體在哪裡,要是手中掌握這些礦藏就好了!”
劉煬在心中暗暗想著,隨即說道:“通知西山號加大采購力度,實在不行讓趙富山給李知縣送些錢財,看能不能幫著采購一些,先對付著眼前使用。”
“是。”
“至於招募人手的問題,將每月工錢提高,學徒每人每月二兩五錢,匠戶每人每月五兩,都是保底,每月製成的武器和甲胄計算合格品數量,計件提成,具體的細則武備司整理一個方案出來。”
“是。”
金卓隨即說道:“隻怕這個待遇太高了。”
“想招募到足夠的手藝人,就要舍得花錢,另外夥食上也要做到天天有肉,每十天有酒,逢年過節還要發糧米。老子就不信,這樣的待遇還招募不到足夠的人手。”
“不要隻在留城縣招募,派人去沛縣、豐縣,就是徐州府城也可以,隻要是手藝精湛的匠戶、鐵匠,能挖過來的都弄回來,願意當學徒的也可以!”
“是。”
此時眾人已經走到甲胄坊內,金卓給劉煬介紹著製作甲胄的工藝。
“屬下以為咱們戚山寨的兄弟還是裝備輕便鐵甲為主,樣式可以仿照官軍的無袖罩甲。具體的製作流程,是以大甲片捶打成型,然後用熟牛皮編成的繩索綴在皮質內襯上,最後用布條縫好邊角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