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沛縣以南,兩坊村。
所謂兩坊村,其實就是沛縣南麵紡紗工坊、棉布工坊的所在,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兩處工坊擴招後兩、三百人在這邊聚集,加上左總數百人馬的營壘也在這邊,因此吸引不少小商小販過來聚集,連帶著一些周邊百姓,或者是途徑的流民都過來落腳,一、兩個月的時間,竟然彙聚成一處鬆散的村子,這邊是兩坊村。
兩坊村隻是民間的叫法,並沒有得到沛縣縣衙的認可,不過這並不影響什麼,沛縣南來北往的行人百姓已經把這個名號叫開,連帶著一些胥吏等衙門中人也開始這麼叫起來。
這一日,兩處工坊外麵的營壘中響起了號角聲,楊協早早的收拾妥當,拿起昨天才剛剛發下來的嶄新長槍,大步走出了帳篷。
昨天一輛馬車來到營壘之中,給左總眾人帶來的一批兵備,數量不多,而且品種單一,基本上都是明軍中裝備的製式長槍,還有少數十幾麵盾牌,便再無他物了。
不過這些兵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加上兵仗所送來的短矛標槍,左總各哨人馬也替換了不少簡陋兵刃,整體戰力提升了不少。
此時楊協深呼一口氣,清晨的空氣中帶著一絲冰涼,沁人心脾,忽然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看過去卻是自己這一隊的隊長。
“小楊快去集合吧,半個時辰後就要出發了,再晚就沒空吃早飯了。”
楊協急忙趕去集合,跟同一隊的人馬吃著饅頭、喝著米粥,還有佐餐的醃菜,這樣的早飯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是放眼當下卻已經堪稱奢華了。
“真好吃!”
楊協一口氣吃了兩個大饅頭,喝了一大碗米粥,將碗中的醃菜吃了個乾淨,然後還意猶未儘的舔了舔碗邊,這才放下了碗筷,隨後便有輜重旗的士兵過來收拾碗筷,楊協等人則快速朝著各自上官跑去。
“奉團練使大人命令,左總將士今日開拔,前往豐縣集結,各哨立即清點人數,一刻之後大隊開拔。”
左總千總黎樘站在高台上,身邊的鎮撫官大聲敘述著命令:“凡是點名不在,拖延不行者,格殺勿論!”
各哨隨即開始點名,輜重旗的士兵開始收拾錢糧物資,黎樘則對身邊的百總陳明堂、李乾說道:“從沛縣到豐縣距離不算遠,六十多力的距離,爭取明日正午前抵達預定集結地點,你們下去之後要督促麾下兄弟,千萬不要耽擱了集結的大事!”
“是!”
陳明堂隨即低聲說道:“千總,流寇是不是已經進入徐州府了?”
“老子怎麼知道!”
黎樘板著臉說道:“需要咱們知道的,團練大人自會告訴咱們,除此之外,咱們隻要聽令行事即可,不用多問。”
“是,是屬下多嘴了。”
一刻之後,左總數百人馬列隊從營壘出發,大隊人馬在後麵快速行進,輜重旗的士兵押運著物資車隊在前麵行進,各部的斥候則策馬在兩翼、前後巡視打探,一切都嚴格按照操練規定執行。
黎樘本就沒有過人的本事,這次有事第一次獨自領軍行進,所以格外的教條,劉煬發下的所謂《練兵操典》中規定的要求,都要嚴格執行,不能有一點折扣。
如此雖然不會有奇跡發生,不會給劉煬意外之喜,但至少不會把事情辦砸,即便辦砸了,也不會擔責。
就在黎樘率部出發的同時,在微山湖西北方向的蘆葦蕩內,團練副使洪祿、後總千總張屠率領大隊人馬正在行進,待走出蘆葦蕩後,洪祿便對張屠說道:“咱們就在這裡作彆吧!真是羨慕你們,每次都是老子看家,真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