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十月十日,徐州城外。
劉煬在屯長呂鄺一行的護衛下,策馬來到徐州城,準備前往徐州左衛鎮撫司衙門。
此行是劉煬第一次見到這個時代的徐州城,與前世看到過的徐州大不一樣,外圍的城牆高大宏偉,矗立在十月初的冷風之中,仿佛在訴說著千百年歲月留下的滄桑。
劉煬一行是從北麵的武寧門進入的徐州城,城門口的兵丁隻顧著為難過往百姓,對於策馬入城、人多勢眾的劉煬一行,隻當是哪裡來的有錢有勢的大人物,根本不敢上前盤問。
劉煬見狀不禁搖了搖頭,這也是此時大明各地城防普遍的狀況,也難怪不管是流寇還是滿清,都熱衷於使用內應攻陷城池,如今普通明軍的警惕性實在是太低了。
隨後劉煬一行策馬經過了一處已經空置的府衙,看上麵的牌匾赫然寫著“淮徐兵備道”幾個大字。
原本在徐州參將的上麵還有一個徐州兵備道存在,在萬曆二十四年後又稱為淮徐兵備道,負責包括審理軍民詞訟、施行文教、修繕城池、整治河道和督糧過漕等,當然最主要的職責還是治軍。
隻不過自崇禎八年之後,淮徐兵備道出缺,自此之後朝廷便再沒有任命新的兵備道過來。徐州府乃是南直隸的重要戰略地,兵備道長時間空缺,也著實是咄咄怪事。
很快劉煬一行來到徐州左衛鎮撫司衙門,一番通傳之後,劉煬帶著呂鄺進入府衙,在正堂上等候,這一等就是大半個時辰。
“團練,指揮使遲遲不來,是不是故意曬著咱們?”
劉煬點頭說道:“肯定是了,不要急,再等等。”
劉煬此番來徐州城是為了向康裕討要一些匠戶,當然不是一般的匠戶,而是懂得打造火銃、火炮的能工巧匠。
徐州府作為南北通衡之地的戰略要地,府城內肯定會有大量手藝不錯的匠戶。趁著康裕還沒有因為朱旺口之戰被拿下問罪,劉煬這才急匆匆過來試一試。
“火器啊!”
此時劉煬心中暗道:“眼下我手中有了一支數千人的精銳人馬,缺的就是精良的火器,隻要工匠要到手,兵工廠建成投產,用不了多久,老子就能手握一支火器軍,到時候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再也不會出現一股流寇闖進來,就傾巢而出加緊防禦的事情了!”
劉煬二人又等了將近一個時辰,直到日上三竿的時候,康裕才穿著一身便服,邁著四方步走了進來。
“屬下徐州左衛團練使劉煬,拜見指揮使大人!”
雖然劉煬打心裡抵觸此時的跪拜禮,對於康裕這個人也很看不起,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畢竟是自己有求於人,形式上的東西不用太過較真。
康裕一屁股坐下,然後冷淡的看著劉煬,說道:“哦,原來是團練使大人啊?你真是好大的架子!”
劉煬見康裕不識好歹,直接鎮呼自己,於是自顧自的站了起來,笑著說道:“多謝大人稱讚。”
然後劉煬也順勢坐了下來,喝著茶盯著康裕。
“你!”
康裕見狀氣得眼前直冒星星,大聲怒斥道:“朱旺口一戰,你為何遲遲不來救援,臨陣畏敵,本指揮使完全可以將你拿下,以軍法論處!”
“那大人為何遲遲不見動作?”
劉煬看著色厲內荏的康裕絲毫不懼,開始想著如果雙方能夠歡快的見麵,自己自然會謙恭一些。可是康裕卻一上來就翻舊賬,那就彆怪自己不留情麵了,必須要讓康裕認識到,現在的徐州府到底是誰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