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煬一行在兵工廠住了一夜,期間劉煬單獨約談了李佐唐,對其部署了幾項任務,例如儘快分配工匠和學徒,優先集中能工巧匠到火器坊,等到自己從硭山的幾處礦場、工坊巡視回來,就跟著眾人一起研發鳥銃和火炮。
在劉煬的計劃裡,此番不但要攻克火器研發的難關,還要對火藥的配製進行把控。
雖然明軍早就已經發覺了火藥配比不同,威力和性能也各有差異的現象,在洪武年間、永樂年間,明軍就裝備了多種用途的火藥,其中火銃的發射藥和火炮的發射藥,在配製比例上就有著明顯的不同,每一種火藥都儘量做到性能最佳。
可是到了如今明軍裝備的火器大多是粗製濫造,火藥的配製更是一言難儘,彆說精致的配比了,就連基本的“一硝二磺三木炭”都做不精準,致使做出來的火藥威力很差,進一步削弱了明軍的戰力。
所以戚山寨所使用的火藥,隻能自己配製,劉煬還要對硫磺、硝石、木炭的比例進行調整,做出最佳配比的火藥來。
至於後續的火藥顆粒化、定裝彈等等,在火銃研發成功後,都是要一一實現的。
次日一早,劉煬早早的集合了兵工廠的所有工匠和學徒,宣布了兵工廠自今日開始正式成立,並且開始運轉。
同時劉煬宣布了兵工廠主事、各坊管事、工匠、學徒四等的工錢。
主事李佐唐自然是工錢最高的,每月工錢比照軍中屯長一級發放,每月是五兩銀子,各坊管事次一等,比照軍中隊率發放,每月二兩銀子,工匠比照軍中什長,每月是一兩五錢銀子,學徒是一兩銀子,與軍中普通鄉勇一樣。
如今隨著軍隊擴編基本完成,劉煬也對一眾部下的高低進行了規定,戚山寨各房主事一律等同於軍中軍侯,各房主管、兵工廠和各處工坊、礦場的主事全部等同於軍中屯長。
趙康比較特殊,其職位高低等同於軍中軍侯,與各房主事同級。
如此,戚山寨眾人的順序高低也都捋順了,兵工廠的數百工匠、學徒更是振奮不已,這樣的待遇,每日還有三餐管飽,放眼當今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家來了!
隨後劉煬將“話語權”交給了李佐唐,讓李佐唐安排眾人具體的工作內容。
原本不善言辭的李佐唐此時說起兵工廠的各種事務,卻像是變了一個人,不但安排的井井有條,而且整個人也充滿了乾勁,完全不像是五十多歲的年紀,也讓劉煬不由感歎自己有“識人之明”。
安排好了兵工廠的事務,劉煬便在趙康的陪同下,由屯長呂鄺帶人護送著前往硭山一帶,視察各處礦藏、工坊。
劉煬一行的第一站,是硭山餘脈裡的鐵礦場,以及周邊的冶煉工坊。
“這邊的鐵礦是赤鐵礦,礦石的品質還不錯,周邊的冶煉工坊每月可出產精鐵三萬八千多斤”
鐵礦這邊沒什麼好看的,趙家在這邊有數百名礦工,礦場上有完善的“流水線”,下礦開采、運送礦石、碎石等等環節,都是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