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一個家,大到一個國,不管外在的表現怎樣,但有些內核是相通的,正是這些內核所在,才確保了穩定的構架與秩序。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正如現在。
帝後齊坐於主位,楚淩居左,徐雲居右,而後宮諸女則站著,這就是規矩的體現,尊卑有彆,長幼有序。
皇家與其他諸家之所以不同,就在於統治階層的最高所在,處處都要遵循禮法宗規,作為規則的製定與發起者,如果從源頭都不遵守,就必會叫底下的人,對此產生種種試探與突破。
上行下效,彆管是哪一朝都會有的。
想要維係好統治,確保好安穩,就必須要把規則延續下來,在這前後,任何想破壞與突破規則的群體,必須受到對應嚴懲,否則就會有動蕩出現。
也正是賦予了如此多考量,才導致皇家的氛圍不同,尤其是以皇帝為首的延伸,就更是如此了。
在感性與理性麵前,皇家注重的是理性,而非是感性。
因為一旦傾向於後者,則代表某些事就會出現。
畢竟在絕對的權力麵前,不是誰都能抵禦住誘惑,權力所帶來的種種,是會讓人為之發狂的。
這也是為什麼曆朝曆代中,一旦牽扯到了皇位繼承,就會出現對應的風波,甚至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國力耗損嚴重,使得能傳承下去的國祚,可能在奪嫡之爭下就敗掉了,原因也很簡單,從龍之功所帶來的種種獲益太大了。
“朕與皇後召你們過來,是有幾件事要說。”
坐於主位的楚淩,神情平靜的掃視眼前諸女,“既進了後宮,今後就是楚氏的一份子,一家人和睦最重要。”
“朕也知道,皇後也好,你們也罷,自幼所處環境不同,所以脾氣秉性上也必然是有差異的。”
“故而在一些事上,難免會有分歧與爭執,這都是極正常的,不過遇到任何事,朕希望你們能與和睦為主,這不是朕在約束你們,實則是整個天下都在看著。”
楚淩講的話很輕,但卻足以叫殿內眾人聽到。
徐雲、孫華、宗琴、昌蕙、劉雅、暴莉她們聽到天子所講這些,看似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流露,實則一個個心裡卻思緒萬千,作為新帝後宮的一份子,她們都知道進了後宮,就跟過去在家裡不一樣了。
皇家禮法森嚴,規矩眾多,這些她們都是知曉的。
而在進宮之初,她們家中的長輩,都是跟她們講過一些話的,而在大婚籌備之際,內廷及外朝有司的人,按職進駐到諸府履行職責,這不止是為體現大婚的神聖,叫世人知曉大婚種種,更是讓她們提前適應大婚過後,進了後宮要經曆的全新境遇。
規矩在悄無聲息間,就已經在明確與樹立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而在諸女思緒萬千之際,在禦前服侍的李忠,得到天子的眼神示意後,便捧起一份聖旨宣讀起來。
隨著李忠的聲音響起,站著的諸女無不低首行禮。
坐於楚淩身旁的徐雲,見到眼前這一幕時,在思慮了刹那,就欲要站起身,可徐雲僅是有這動作時,楚淩的手就伸過來,握住了徐雲的柔夷。
徐雲一怔,但很快就回過神來。
徐雲明白這是要乾什麼了!
在前幾日召開的大婚,是將通過選秀的諸女接進宮裡,但除了冊後以外,卻沒有在冊封彆的。
這其實是引起不少人私議的。
因為按製,在天子大婚後,進行完冊後大典後,便會緊接著進行後宮冊封,以此體現尊卑有彆。
但這件事一直被楚淩壓著。
儘管對後宮諸位,該冊封什麼,孫黎都給了明確位置,但是吧,為了凸顯出這場大婚與冊後的不尋常,楚淩選擇壓一壓。
要立規矩的,可不止是後宮,更是內廷與外朝。
楚淩就是要叫所有人知道,從他擺駕歸宮以來,由中樞層麵進行的種種,都將緊密圍繞著他展開。
能適應的,那就留下。
不能適應,那就淘汰!
在過去興起的種種風波與變數下,已然有一批批人被淘汰了,隻是這個淘汰,卻是很殘酷的。
淘汰即死!!
沒辦法,大虞經曆了一段特殊時期,人心也好,秩序也好,思潮也罷,難免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想要將偏移的軌跡拉回來,就必須要伴隨著流血事件的發生,因為這樣這樣,才能將皇權威儀體現的淋漓儘致,繼而叫上下產生敬畏!
隨著時間的推移,站著的諸女得到對應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