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閣的整體營收,跟去歲相比增加近兩成,這還是比較可觀的,師明,你想叫朕賞賜你也什麼?”
虞宮,大興殿。
楚淩盤坐在羅漢床上,一縷金光透過窗戶映射在楚淩所持奏疏上,楚淩禦覽著厚厚的奏疏,麵色平靜的說道。
“這都是奴婢該做的,奴婢不敢要賞賜。”
師明腦袋低垂,抬手作揖道。
“有功就要賞,這是規矩。”
楚淩合上奏疏,看向師明說道:“能在短短數載內,就叫紫光閣所轄商號,開遍大虞重要之地,這功可不小。”
“這都是陛下高瞻遠矚。”
師明再拜道:“紫光閣能有今日,全仰仗陛下欽定諸策,錯非是這樣,紫光閣也絕不會有今日。”
是個知進退的人。
楚淩露出淡淡笑意,頗為欣慰的打量著師明,將紫光閣交給其總管,楚淩是放心的,畢竟紫光閣所轄商號,不少營收頗為可觀的存在,那都是需要嚴密監控起來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統禦幅員遼闊,國情複雜的大虞社稷,這手裡沒有充足的金銀儲備,對一些領域掌有對應影響力,是很容易在鬥爭博弈中落下風的。
對於楚淩而言,他絕不允許這種事出現。
大虞雖說重農,卻不抑商,這使大虞商業很繁榮,然而據楚淩所知情況,在一些行當的壟斷,是極其嚴重的。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活躍在台前的那些,很多就是提線木偶,真正掌有話語權的卻另有其人。
也正是這樣,使得一項謀劃在悄無聲息間推行。
做這項謀劃,一個是不想坐吃山空,一個是想打破壟斷,待到時機成熟之際,針對商業的一些措施,也會伴隨著中樞變動而推行。
“那件事籌備的怎樣了?”
楚淩撩撩袍袖,看向師明說道:“人都遴選的怎樣了?”
“稟陛下,還在加緊籌備中。”
師明當即稟道:“人已篩選完成,今在諸道各府籌建錢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遲到今歲年底,各級錢莊會陸續開設運轉。”
“此事要盯緊點。”
楚淩伸手道:“朕對錢莊很看重,這關乎到國朝安穩,朕不希望這件事有任何紕漏。”
“奴婢明白。”
師明不敢有遲疑,當即表態道:“請陛下放心,奴婢會盯緊此事,斷不會出現任何紕漏的。”
錢莊,是楚淩針對商業的謀劃之一,儘管在大虞流通的製錢,有金銀銅三類,這也使中樞掌有鑄幣稅。
不過讓楚淩覺得奇怪的,在大虞治下的票號業不是很發達,儘管在一些地方,存有類似錢莊的商號,但是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多是一個區域內,為了方便彼此才搞起來的。
當然,這是能看得見的。
而看不見的,是類似錢莊的這些商號,想要進其中參與兌換,是需要有人介紹才行,這就有了權錢交易。
對於這些存在,楚淩一直派人打探,有些打探清楚了,但有些啊卻沒有打探清楚,那就更彆提幕後之人了。
創設錢莊,一個是開設新財源,一個是實現彙通天下,一個是塑造金融秩序,一個是揪出藏在幕後的財閥。
‘閥’的勢力與觸角,對大虞的影響挺大的,尤其是他們都躲在幕後,不似先前那樣活躍在台前,這對楚淩是有一定威脅的,正如今下的科貢泄題案,其中有一項針對,就是對應的學閥。
楚淩要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打擊與遏製治下的‘閥’勢力,繼而增強對大虞的掌控,以實現他想謀劃的種種。
台麵上的是好對付的,但台下的卻比較難對付。
也正是這樣,楚淩才沒有那麼急切的,就想將中樞活躍的諸黨各派全給拔掉,畢竟拔掉了他們,那躲在他們身後的,勢必會尋找新的利益代言人,但這樣一來,一切掌控就會失去優勢了。
有時鬨鬨啊,未必就是壞事。
……
“這還真是奇了,分案同審有幾日了,虞都內外竟然沒有新風波。”內城,某處小吃攤,楚徽有些驚奇的說道。
“按理來說是不應該。”
黃龍眉頭微皺,看向楚徽說道:“不管是審聚眾學子,亦或是審購題學子,這都會有人會坐不住的,畢竟科貢泄題案牽扯是極深的。”
“可讓人奇怪的,非但沒有人拿來做文章,相反還有些事是很離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