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戈壁城。
在移民郵輪抵達了這裡的同一時間,一架鳳凰客機也在傍晚著落在該城市的附屬機場中。
翁學海和幾個地質部的同事低調地下了飛機,然後一行人入住專門給內部員工使用的員工酒店。
匆匆在酒店的餐廳吃了晚餐後。
他們在酒店的茶廳包間中,一邊喝茶,一邊談論這一次的任務。
“布朗,你們那邊的磁點解析技術靠不靠譜?”
卷發的布朗文森特信心十足地回道:“放心,隻要立體磁場探測器布置完成,我們就可以解析出每一個地層的成分和結構。”
翁學海看著筆記本電腦投影出來的全息地球,有些不放心:
“按照你們要求,地表至少要每80平方公裡設置一個磁場探測器,另外還要海底、高空、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的磁場探測器,這個規模非常大。”
另一個光頭研究員則提醒道:“我們境內倒是問題不大,關鍵是其他地區隻能通過近地軌道的磁場衛星,可以搜集到的數據明顯不夠全麵。”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布朗有些無奈的聳聳肩。
這一次地質部的任務,名為[地球模型]。
所謂的地球模型,其實就是為了研究整個地球的地質活動,為了研判火山、地震而進行的一項綜合性科研項目。
比起傳統的地質科研,這一次智人地質部的地球模型,將引入各種新技術,包括磁場探測、重力探測、地下核爆震波探測、超深層鑽探。
然後通過這些數據,建立一個全麵的地球模型,用於預測地震和火山。
其中磁場探測非常重要,因為智人地質部的地震研究所,已經在呂宋群島、馬來群島、喜馬拉雅地震帶,搜集到了大量數據。
通過這些數據,他們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即:板塊應力與地磁的變化規律。
但凡板塊要釋放應力,周邊的地磁場就會出現明顯的突變。
而智人在東南亞本土的磁場雷達非常密集,也建立了一個非常全麵的淺層地表磁場數據庫,隻要磁場出現一點風吹草動,磁場雷達就可以檢測到異常。
正是基於這種嚴密的磁場監控,地質部成功預測了東南亞地區的73次地震、3次火山噴發、其中地震預測準確率為86.4%,火山噴發預測準確率為100%。
這個準確率已經是非常高了,而且並不是爆發前的幾分鐘內檢測到,而是可以提前好幾天。
因為板塊應力導致的地磁突變,並不是一下子就瞬間突變的,而是有一些前兆,然後在某一個時刻到達頂峰。
其實這種探測手段,是智人的研究員借鑒了動物,特彆是鳥類的磁場感應能力。
很多人都會發現,在地震爆發之前,往往會出現大規模的鴿子迷路、禽畜驚慌、老鼠搬家之類的現象。
這其實就是動物察覺到周圍地磁場的突變,特彆是依靠地磁導航的鳥類,更是會因此而到處亂飛。
以往人類沒有辦法察覺到這種細微的地磁場突變,也很難根據動物的行為做出準確判斷。
但研發了磁場雷達的智人,卻可以通過這種細微的磁場變化,加上超算的分析,察覺到地磁場的異常變化。
經過大量的地震數據積累,地質部終於建立起一整套的地震預測係統。
東南亞本土已經基本可以避免突發地震,特彆是突發大地震。
因為突發大地震的磁場突變前兆太明顯了,反倒是那些級以下的地震,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從而產生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