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一開始是拒絕的,但張昭給他看了一個關於工業光魔的紀錄片之後。
他決定遵循時代的軌跡,對特效工業加碼。
2010年,好萊塢的特效製作水平飛速迭代,遠超他的想象……
甚至虛擬拍攝都出現了。
看完紀錄片,李明洋不僅見識到了國內外的差距,同時也讓他意識到,特效這個賠錢的玩意,春天來了。
國內對特效的投入其實一直都很低,即便是後來進入綠幕站樁輸出時代,各種炸裂的特效層出不窮。
特效的投入占總投資的比例,依然不高,10%都是良心製片方了。
但特效的質量卻遠超前幾年,從光汙染到視覺震撼。
電影特效其實是一個依賴軟件的行業,當越來越多神奇軟件被開發出來,特效的製作方式也越來越簡單。
例如機器學習技術、數據直接驅動模型技術、麵部行為編碼係統、行為集群係統、麵部表情程序化……
可以說每一個軟件的出現都是特效的一次迭代。
尤其是行為集群係統,讓萬人大戰場麵變得更加逼真,更加簡單,再也不用一個個去調整,一鍵隨機自動生成數據模板。
將特效製作帶入了另一個領域。
以前特效公司的利潤很低,一般在5%到10%左右。
這主要是因為渲染速度,依賴電腦硬件。
而今年之後,電腦的硬件迭代,達到瓶頸,進度緩慢。
硬件升級不再是關鍵,軟件開發才是王道。
特效的質量在今年會迎來瘋狂的迭代,效率狂升。
今年花一千萬做出來的特效,明年可能隻需要兩三百萬。
2010年,花費上千萬,三四個月製作的電影特效。
在十幾年後,一個特效藝術家,幾台電腦,一周時間就能輕易完成。
隻要起速夠快,特效公司的利潤是很可觀的。
如果隻從效率和質量上來說,綠幕拍攝其實還不是最誇張的……
等到虛擬拍攝時代,五個人的小團隊就能完成各種場景空間的拍攝。
隧道追車、極地跋涉、叢林曆險、星際穿越……led顯示屏都可以實時呈現,最大程度地滿足導演的拍攝需求,按照劇本的設計秒換場景。
依托遊戲引擎實時渲染和led攝像機跟蹤技術,
演員隻需要配合屏幕中的高仿真場景進行表演。
所見即所得!
所有人都可以直觀地看到拍攝環境,配合現場燈光的變化,無需摳像,直接出片。
室內拍外景,沒有時空、天氣、光影的束縛,擁有更多變化和無限可能。
大大節省了轉場消耗的時間、精力。
虛擬拍攝是比綠幕拍攝更先進的技術。
但虛擬拍攝並不能完全替代綠幕拍攝。
因為虛擬拍攝很貴……
前世李明洋離開企鵝之後,準備將虛擬拍攝應用到短劇之中。
加快效率,不過在分析了性價比之後……還是算了。
虛擬拍攝局限性大,價格貴。
精品短劇的成本也就十幾萬,不配用虛擬拍攝。
後來,李明洋改用綠幕拍攝。
豐富單調的室內短劇,室內外相結,讓劇本創作更加天馬行空,開啟新的征程。
隻可惜剛出了點成績,去參加同學聚會,一覺醒來,回到了解放前。
不過這也讓他同時掌握了傳統綠幕拍攝,以及更先進的虛擬拍攝。
……
晚上十一點多。
李明洋、吳誌奎、大鵬來到八樓的綠幕攝影棚。
對攝影棚進行調試,以便明天能順利完成他想要的效果。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你的名字的劇情上。
認為男女主演的演技是最重要的……
其實大錯特錯。
你的名字最牛逼的是分鏡。
太炫了!
動畫不同於電影,隻需要將攝影機放在被拍攝體前麵就可以即刻成像。
動畫作品裡每一筆一畫都需要創作者自己從頭開始親手創作。
所以一般動畫的創作時間成本要遠高於電影。
時間成本上的消耗,往往通過人物造型所產生的周邊產品進行二次利潤收回。
所以在人物造型被重視的潮流之下,新海誠作為擅長風景的創作者可以說算是少數而又異數。
在早期,他忽略了人物塑造,總是用寫實、細致、唯美的場景,來征服觀眾。
比如秒速五厘米中,散落的櫻花雨、沉沉靜靜被白雪覆蓋的城市。
言葉之庭中,雨水打在池麵樹葉上的清新感、雨過晴天後浮動的白雲。
用人物所處的環境背景,或者反應季節變化時間推移的符號。
連動到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產生共鳴,直接作用到了敘事的層麵上。
比如,秒速五厘米中,男女主人公在列車關門分離時,用鳥從樹枝上飛走—白雪中的空椅—閃爍的紅綠燈等幾個空鏡頭轉場,來表現離彆時的惆悵感。
早期,新海誠人物塑造的麻木感,是被人吐槽最多的。
直到你的名字橫空出世,新海誠才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路,徹底升華了。
他用一種解構的方式,使人物和風景之間達到了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