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前,北戎第一次入侵南陵,當時白上國也趁機而入。
那一戰,世人隻知是叛臣衡弘博麵對兩國夾擊,帶雲州投敵,而大開側門,令白上國繞過防線,進而致天塹關十萬兵民被屠。
可他們從不知,這是一次被掩蓋的皇室醜聞。
當年,太上皇還在位時,前聖尚為太子。
太子迎娶了謝玄父親的姐姐為太子妃。
這本是皇家為鞏固邊境的必然之舉。
可是南陵自始皇開始,就對手握兵權的武將深為忌憚,甚至到了打壓的程度。
太子雖然有太子妃娘家鼎力支持,得以坐穩太子之位,但太上皇卻不想太早放權。
而太子的劉側妃看準此事,為爭世子之位,竟然密謀勾結奸臣,也就是汪永壽之父,那位專權自恃的樞密院事,汪桓旗。
他多次進讒言,稱謝玄祖父盤踞邊關已久,世人隻知麒麟軍,不知聖恩,恐將來生出不臣之心,進言讓謝玄之父為質於舊都。
而也就是此時,太上皇與太上皇後之幺女姝華公主,愛慕上了謝玄之父。
當時局勢不明,武將多為主戰,文臣多以汪桓旗一派主和。
當時邊境不穩,謝玄之父歸心似箭。
是姝華公主看出端倪,欲聯姻下嫁謝家,讓謝玄之父身居駙馬之職。
一來解其兵權,解除太上皇憂慮,放謝玄之父歸家。
二來,當時北戎南下,太上皇後唯恐戰事不利,姝華公主嫁往北戎野蠻之地和親。
那時,謝玄之父已經跟邊關大將之女議親。
這道聖旨一下,謝玄以有親事為由,想推辭賜婚。
奈何太上皇想拿掉謝家多年在邊關守疆的日益驕固的兵權,執意令其退婚……
當年謝玄之父也曾拿出祖上的這塊免死金牌,想要抗旨不尊。
但太上皇一句,公主屈尊下嫁,難不成讓你迎娶公主,比賜死還難?
究竟是舍不下兵權,還是有不臣之心?
謝玄之父本就以身為質,身不由已,壓的他不得不娶。
之後,二人在舊都大婚,有了謝玄……
後來,北戎連破數關,揮師南下,白上國果然乘勢起兵,進犯自顧不暇的南陵。
謝玄請兵出征,太上皇允準。
哪知這一去,就不再回來。
太子娶了謝家嫡長女,而太子之妹,又嫁給謝家嫡子。
如今緊密的聯係,怎能不叫劉側妃著急。
為爭奪世子之位,也就是將來的太子之位,其與奸臣汪桓旗不惜構陷汙蔑麒麟軍。
言稱麒麟軍隻能由謝家人帶領,才能打贏白上國,守住南陵江山基業。
這種言論,讓太上皇更加忌憚已返家,無人為質的謝家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