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攬一下?
可拿什麼招攬呢?
沈武是有才乾的,否則不會當了七年京兆尹。
連他都推崇的人才,想必是有真才實學吧。
就算招攬不得,也可以接觸一下……
“沈尹後來追查出什麼了嗎?”
“郭吉,聽說過沒有?”
又是一個知識盲點。
劉進搖了搖頭。
“元封元年,陛下親率十八萬大軍巡邊,郭吉當時為漠北強弩校尉,因觸犯軍法,逃奔匈奴。”
有這個事情嗎?
漢武帝親率十八萬大軍巡邊?
嗯,十八萬大軍應該是有點,但應該是十八萬邊軍,駐紮各地,而非集結一處。
漢帝巡邊,真要帶著十八萬大軍,單是糧草輜重的運輸,就是一個問題。
劉進更相信,是漢武帝帶著一支人馬巡視十八萬邊軍。
但,他是真沒有印象。
因為原主當時,隻有兩歲……
“郭吉,怎麼了?”
“他是公孫敖的好友,且是兒女親家。”
“哪又怎樣?”
“倒也不怎樣,問題是太初二年,郭吉在烏師廬帳下效力。”
“所以……”
沈武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而劉進,則陷入沉思。
兩人行進很慢,大約走了十裡地左右,遇到了一條岔路。
一邊是往長陵方向,一邊是去鹹陽。
沈武下馬,與劉進告辭。
“沈尹此去渠犁,不知何時能夠再見。還望沈尹在渠犁能重整旗鼓,做出一番事業。進當在長安聆聽佳音,也許他日,沈尹還會返回長安,到時候咱們再一醉方休。”
“若有可能,我是不太想回長安了。”
“為什麼?”
沈武笑了笑,沒有回答。
劉進也明白他的心思:長安的水太深,太渾,掣肘太多!
“沈某也祝願殿下,他日一鳴驚人。沈某便是在渠犁,也會為殿下搖旗呐喊。”
“哈哈哈,借沈尹吉言。”
如何一鳴驚人?
沈武沒有說,劉進也隻是笑了笑。
見沈武再次上馬,他退到了路邊。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
“奉先,把我兜囊取來。”
趙安國忙快步跑過來,遞給劉進一個兜囊。
劉進把兜囊斜挎身上,從裡麵取出了一卷地圖。
“沈尹留步!”
他快步跑了過去,一把拉住了轡頭。
“這是此前我在無意中得來的西域堪輿圖,應該是博望侯所繪。一直帶在身邊,也無甚用處。沈尹此去渠犁,人地兩疏。說不定此圖能夠助沈尹一臂之力……”
“西域堪輿圖?”
沈武愣了一下,連忙下馬接過來。
他打開輿圖,飛快掃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多謝殿下贈圖,沈某有此圖,西域萬裡疆土,便能了然於胸。”
說完,他退後一步,抱拳一揖到地。
兩人,又客氣了一番。
沈武這才上馬,與車仗並肩而行。
身後,劉進站在原地,不停向他揮手。
這也讓沈武的心裡,突然有了一種莫名感觸……
“夫君與殿下聊的很愉快嗎?”
從馬車裡,傳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
沈武哈哈大笑道:“很愉快。”
“可,是不是說的太多了呢?”
“不知道,但離開長安,我感覺少了許多束縛,能夠與人暢談,也是痛快之至。”
“那夫君以為,皇孫殿下……”
“哈哈哈,不可說,不可說!”
沈武說完,突然催馬,那匹馬好似離弦利箭竄出,跑去好遠。
車簾掀起,沈武夫人看著他那縱馬馳騁的背影,也忍不住笑了,嘴角勾勒出好看的弧線。
……
天,黑了!
深秋的夜晚,蕭瑟且寒意逼人。
劉進等人在長陵縣城外停下,看著緊閉的城門,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這一路和沈武聊的很愉快。
與沈武分彆之後,他也在一路思考。
以至於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天黑了,長嶺縣城也關閉了城門。
哪怕劉進自報家門,可城門依舊沒有開啟。
畢竟,這年月的夜禁,可不是說著玩的。
眼見進城已不可能,劉進也沒有彆的選擇。
他讓趙安國找了一處避風的地方,然後又命人升起了篝火。
“奉先,看樣子今晚咱們要風餐露宿一次了!”
趙安國嘿嘿笑了起來,“殿下不用擔心,有奉先在,怎地也不會是風餐露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