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隻有兩部兵馬八百人,可那都是屬於他的部曲。
估計朝廷不會給他劃撥太多軍餉。
要想組建一支八百人的精銳,漢帝那三千鎰黃金,估摸著都得貼進去。
還未必夠!
正想著該如何賺錢補貼軍費,係統就獎勵了三千鎰。
有這六千鎰黃金,前期組建估計不成問題。
至於後期的維持……
劉進的目光,下意識就落在了白酒蒸餾工藝上。
有漢一朝,其實也有酒水蒸餾工藝。
否則那些清酒,又從何而來?
隻是那些酒的度數不高,和後世的烈性酒不一樣。
係統所給予的蒸餾工藝是釀造烈性酒的工藝。
劉進得了這套工藝,剛開始的時候也非常高興。
但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糧食!
製造烈性就所要消耗的糧食,可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如果是在武帝剛登基時,情況會好一些。
因為那時候方曆經文景之治,國力雄厚。
一些地方的糧食吃不完,甚至堆在外麵爛掉。
但是在經曆了漢武帝數次對匈奴的征戰後,國力不斷消耗,早已不複當初的盛況。
加之這幾年災害頻發。
特彆是關東地區情況尤為嚴重。
而關中的情況雖好一些,也好不到那裡去。
天漢二年,隴右大旱。
數縣絕收,穀物隻有三百餘石收獲。
若非漢帝下令開倉賑濟,說不得隴右地區就會出現大規模的饑荒。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大規模釀酒,不太現實。
除非,除非能夠再現文景之治時期的國力,才有可能有充足的餘糧進行釀酒。
想到這裡,劉進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對了,汜勝之書是什麼?
一開始,劉進並未留意第五個獎勵。
在釀酒大業尚未開始便中道崩殂之後,他的目光便落在了汜勝之書上。
【領取汜勝之書!】
劉進後腦一麻,腦海中突然湧入了大量信息。
“殿下坐在這裡發呆?”
王翁須突然跑了回來,看劉進坐在絨毯上一動不動,忙大聲問道。
劉進眨了眨眼睛,目光有些渾淪的看了王翁須一眼。
“不是在清點賞賜,怎麼回來了?”
“姝姊嫌棄野職牛鹽腋銑隼戳恕!?
“哈,你怎麼礙手礙腳了?”
“我哪有礙手礙腳,我很勤奮的。”
劉進這時候,也清醒過來。
他大概能猜出原因。
王翁須有點小守財奴的秉性。
估摸著是在那邊礙到了李姝的事情,所以把她趕走了。
可這種話,咱也不敢說啊!
以劉進對王翁須的了解,他要是敢這麼說的話,小丫頭立刻會嚎啕大哭,到時候遭罪的還是他。
“沒關係,是姝姊無識人之明。翁須去幫我收拾一下屋子吧。”
劉進露出溫和的笑容,道:“把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窗明幾亮,姝姊定會誇獎你。”
“對啊!”
王翁須立刻放下懷中的小犬,興衝衝跑進房間。
兩隻細犬,圍著劉進打轉。
一隻想要跳到劉進的身上,另一隻則咬著劉進的鞋子。
汜勝之書,居然是一部農書。
作者是一個名叫汜勝之的人,好像是漢成帝時期的議郎。
所以,漢成帝又是哪個?
感覺應該不是很遠……
因為汜勝之書裡所提到的耕種之法,很符合這個時代。
而且,他是以關中地區的土地狀況為主,說明他書中所涉及的耕種地區,也是在關中平原。
整部書共十八篇。
開宗明義寫道:神農之教,雖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又無粟者,弗能守也。
夫穀帛實天下之命。
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可以看出汜勝之此人,是一個極為重農務實的人。
“呀!”
屋裡,傳來了一聲輕呼。
劉進回過神,忙起身走了過去。
卻見王翁須抱著教,坐在絨毯上。
“翁須,怎麼了?”
“這絨毯下怎地有這麼多書簡?”
“啊?”
劉進愣了一下,忙快步上前。
就見王翁須的身邊,擺放著一堆竹簡。
他眉頭一蹙,彎腰拿起一卷。
正是汜勝之書。
“我前些日子看的,可能是不小心落在這裡。”
“有嗎?”
“怎麼沒有。”劉進把竹簡揮舞了一下,道:“汜勝之書嘛,一部農書。”
“可我早上收拾的時候,明明什麼都沒有。”
“那肯定是你沒用心……好了好了,怪不得姝姊說你礙手礙腳。”
“我沒有!”
王翁須聞聽這話,立刻跳起來,活脫脫一隻發怒的小貓咪。
劉進忍不住嘿嘿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