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迅速掌控了整個河內城。
河內城中的士紳大戶爭相前來求見陳玉成這個唐軍統帥。
雖然唐軍在進城後,表現的秋毫無犯,但河內的士紳大戶們卻依舊不得心安。
他們想要從陳玉成這裡獲得一些安全感!
隻是,現在河內剛破,大量的軍務都需要陳玉成親自處理,是故陳玉成拒絕了這些越南士紳的求見。
隻是命林維浹等出麵安撫人心。
“林大人,這……這唐軍司令拒絕接見我等,可是對我等有什麼意見嗎?”
一名身材胖大的士紳神情有些惴惴的詢問道。
一旁其餘幾名士紳大戶聞言,紛紛開口附和。
“還請林大人幫幫我等。”
“是啊林大人,您再幫我們通傳一下吧,我等隻要見陳司令一麵就好。”
“……”
不同於越南地區的越南人,越北地區由於曆史遺留的問題,總體上還是親中的。
尤其是這些士紳大戶們,有相當一部分祖上都是中國人,他們身上都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國血統。
再加上從小受漢文化的熏陶。
這些人對於中國天生便有那麼幾分親善。
平常時候看不出來,但等中國的軍隊打進越南之後,這份親善很容易就會演化為“忠誠”。
嗯,天下士紳一個樣!
有外敵入侵的時候,最先跪的往往就是他們。
林維浹看著自己麵前的眾人,吐出一口濁氣道。
“哎,諸位鄉賢不必如此。”
“本官剛剛已經去見了陳司令,那位陳司令如今軍務繁忙,實在沒精力抽出時間來一一麵見諸位。”
“但是,陳司令說了,他既已經答應了河內的請降,那便自然會約束大軍軍紀。”
“諸位無需憂慮!”
林維浹其實這算是說了句廢話。
唐軍進城之後嚴正軍紀,維持秩序,是所有人都肉眼可見的事情。
這些士紳大戶擔心的也不是唐軍的屠城劫掠,而是戰後大唐會對他們進行清算。
見一眾士紳大戶依舊是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林維浹繼續開口說道。
“除此之外,陳司令還吩咐了,命本官著手在河內附近收集糧草,然後籌備轉運事宜。”
“諸位士紳鄉賢若想向大唐表忠心,那麼,這或許會是一個機會。”
唐軍打越南是為了什麼?
明麵上是為了教訓越南,讓越南皇帝去帝號,是為了維護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國際秩序。
可實際上,就是兩個字,糧食!
大唐現在需要足夠的糧食去賑災,去填補國內的糧食缺口。
否則的話,大唐國內就要餓死人了!
所以,陳玉成在進入河內的第一時間,便下令讓林維浹著手收集糧食,並籌備北運。
這也是為什麼唐軍明明可以輕易攻下河內,最終卻選擇招降的原因所在。
唐軍要打河內很簡單,甚至為了泄憤,屠了河內也很簡單。
以越軍在河內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擋得住唐軍的肆虐。
但問題是,如果不招降河內,獲得河內城中的官員體係的幫助,唐軍短時間內想要穩定住整個紅河三角洲,並從紅河三角洲獲得大量糧草,將會是一件幾乎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屠城泄憤簡單,但在屠完城之後想要重新建立秩序會很難。
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秩序,大唐這個侵略者,是難以將糧食從越南的老百姓手中榨取出來的。
畢竟總不能指望唐軍擼起袖子直接去搶吧?
手段太糙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是,即便不考慮手段和名聲,直接搶的效率也實在是太低了。
一個穩定的統治秩序,永遠是最高效的剝削壓榨手段,沒有之一。
殺人可以解決不少問題,但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
而懷柔,則是可以解決不少連殺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戰爭永遠是政治的延續,要為了政治而服務。
不能為了打仗而打仗,更不能為了殺人而殺人。
怎麼說呢,畢竟就連滿清入關都知道要拉攏士紳,小鬼子侵華還知道要搞一個維持會,大唐這次打越南,自然也得和當地的勢力勾結一下。
幾名士紳大戶聽聞林維浹之言,一個個都是眼睛亮了,當即說道。
“林大人放心,我等明白!”
“不知大唐這邊需要多少糧食?”
林維浹捋著胡須說道。
“陳司令說了,越多越好。”
“甚至將來大唐在河內選官,如今諸位所貢獻的糧食數量將是重要標準之一。”
“諸位將來若想入朝為官,這次該怎麼做,心中要有所思量!”
幾名士紳相互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神中的深意。
這次投降是投對了。
他們將來說不準還能到大唐朝中做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