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見再沒有人反對,情緒有些亢奮的開始安排起了南下作戰的軍務。
……
黃河!
濁黃色的河水滔滔湧動,一路向東而去。
隨著時間流逝,天空中的烏雲逐漸散去。
瓢潑大雨也是變成了牛毛細雨。
人露天站在雨幕中,也隻能感受到一點點濕意。
大堤上,一群民夫手持鐵鍬鋤頭,鬆鬆垮垮的站立著,所有人臉上都是肉眼可見的疲態。
他們已經在大堤上奮戰了一天一夜,所有人都很疲憊。
一名穿著青袍的官員站在所有人前方,手指指著黃河決口的方向,大聲喊道。
“我現在需要人,需要三十個會駕船的好手,駕船去將那大堤上的缺口堵上。”
“可有自願報名的?速速站出來!朝廷有重賞。”
“活下來的,賞銀元二百塊。”
“傷了殘了,朝廷給撫恤,死了的,縣誌上署名,朝廷出錢養你兒女到成年,為你爹娘養老送終!”
黃河大堤決口,由於水流奔騰的太過湍急,是故,想要將缺口堵上絕非容易的事情。
一個個的往裡麵扔沙袋,扔石頭,沙袋和石頭都隻會被滔滔河水卷走。
唯一的方法就是駕船,駕駛裝滿沙土的船隻,去座沉在決口的位置處,將決口堵住,然後再往裡麵扔沙袋扔石頭,借此來堵住決口的地方。
隻是,這樣做的話,駕船的人大概率是活不下來的。
船隻座沉的瞬間,駕船的水手就會被滔滔河水卷走,九死一生都是樂觀的。
所以,為了能有人駕船去堵決口,大唐這邊也隻能是開出重賞。
期許重賞之下會有勇夫肯站出來去拚命。
隻是,這名官員的話音落下之後,他麵前的人群中卻是一片寂靜。
並沒有人說話!
朝廷開出的賞格或許很重,但誰又能不想活著呢?
這名負責救災的官員見此,臉上的表情一滯,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但就在這時候,人群中有一人站了出來。
這是一個身材有些瘦削的漢子,隻是他說話的時候語氣卻是相當堅定。
“陳官莊,陳岩,報名!”
“老子不要賞錢,也不需要朝廷養我的妻兒家眷。”
“去年黃河決口,我爹被河水卷走了,我娘餓死了,我兄長被人活吃了,我的妻子病死了……”
“我全家都死在了這次災難之中,就連我,也是差點餓死。”
“是朝廷給了我一口飯吃,救了我陳岩一命,是朝廷給我陳岩一個重活一次的機會。”
“今天,既然朝廷需要人去堵黃河缺口,那老子把這條命還給大唐就是。”
“不為彆的,隻求,這黃河不再決口。隻求,不要再有人像我一樣,全家死絕了!”
有陳岩帶頭,人群中又接連站出來幾人。
“我也報名,我家被水災淹了,我爹娘還被困在災區裡,如果堵不住黃河的缺口,我爹娘也得死。”
“還有我!”
“我也是。”
“去尼瑪的黃河,老子豁出命去,就不信堵不上你!”
“……”
一群災民紛紛表態,很快,便湊夠了駕船所需的三十人。
但就在這時候,黃河大堤上飛奔來了一隊軍兵。
排長柳金洋大步走到那名官員麵前,開口說道。
“不用再選人了,交給我們來做吧!”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接到不惜一切代價堵住黃河缺口的命令的是我們,既然如此,堵黃河的事情自然交由我們這些當兵的來做。”
“我大唐軍人,從來沒有讓百姓擋在自己身前的習慣!”
唐軍之中的思想教育並沒有白做。
即便是當前這種幾乎必死的局勢,也有軍人甘願站出來,為了完成任務,為了保護百姓而去犧牲,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這個時候,這些軍人其實是不用站出來的。
即便他們不站出來,也沒人能說些什麼。
畢竟送死這種事情,誰也不會願意去做,哪怕是李奕,也不會強逼人去死。
但是,他們最終還是選擇站了出來。
選擇代那些百姓去完成這個必死的任務。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是軍人!
他們要對得起自己身上的這身軍服。
周成聞言張了張嘴,看向眼前這些丘八的眼神開始逐漸有些敬佩。
明知必死而依舊迎難而上的勇氣,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周成用力點頭道。
“如此的話,就麻煩諸位將士了!”
“本官在這裡,祝願諸位都能圓滿完成任務,得勝凱旋!”
柳金洋聞言,笑笑說道。
“那卑職便在這裡多謝大人吉言了。”
“得勝凱旋!”
他身後的眾將士齊齊開口說道。
“得勝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