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泰二年的年關很快過去。
正月十五剛過,京城中便又飄起了鵝毛大雪。
李奕站在屋簷下,眺望遠處的茫茫雪景,眼神幽幽。
一座座宮牆金瓦,被白雪覆蓋,白茫茫一片,異常美麗。
“這雪越下越大了!”
李奕攏了攏身上的白狐皮披風,表情有些凝重。
一旁的王忠也是開口附和道。
“是啊陛下,今天早晨起來,小的們掃雪的時候,宮內的積雪差不多有一尺厚呢。”
李奕點點頭,然後說道。
“派人去京城中查探一下,看看京中的雪情如何。”
“然後再安排人手,於京師街頭清掃積雪,並著手施粥,如今這大過年,彆真的凍死或是餓死人了。”
王忠聞言,當即應聲道。
“陛下英明。”
“奴婢替京城的百姓謝陛下恩典!”
李奕聞言,隻是嗬嗬笑道。
“恩典什麼啊!”
“不過是命人施粥罷了,這都是朕這個皇帝應該做的。”
語罷,李奕轉身回了殿內。
回到室內之後,氣溫頓時便上來了。
李奕登基後,雖然沒有大興土木去為自己修建皇宮,但在入住圓明園後,卻也是對圓明園進行了一番改造。
比如說加裝地暖,加裝上下水係統,加裝抽水馬桶,加裝電路係統等。
李奕在儘可能的讓圓明園變得更加宜居,好讓他自己住的更加舒服。
李奕不喜歡奢侈,但也不喜歡受罪。
進入室內之後,李奕隨手將自己身上披著的披風脫下,丟給了身邊伺候的王忠,然後邁步走到書案後,開始處理起了年節期間積壓的公務。
首先擺在他麵前的,就是大唐目前的人口普查報告。
李奕在登基之後,便下令命人開始人口普查,清點大唐治下的人口數量。
如今,終於有了個結果!
李奕隨手翻閱了起來。
【大唐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報告】
【截止大唐開泰二年,大唐治下共有人口三億七千五百二十一萬餘人。】
【其中,男性數量一億九千二百四十五萬人,占人口總數的51.2%。】
【女性數量為一億八千三百一十萬人,約占總人口數的48.8%。】
【20到40歲之間的青壯男女數量,占總人口數的數量為62%。】
總的來說,目前大唐的男女比例雖然有些失衡,但總體的人口結構還是很健康的。
並不存在什麼老齡化的問題!
之所以失衡的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戰爭剛剛結束。
自金田起義,到大唐定鼎天下,大唐,天國,滿清,各路義軍,各方勢力在中原大地上亂戰絞殺了五六年。
極大的消耗了成年男性的數量!
否則大唐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隻會比現在更嚴重。
而老齡化之所以沒有出現,那就更好理解了。
這年頭普通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五六十歲,人不到老齡化那個年紀就死了,怎麼可能出現老齡化的問題。
沒那個條件好嘛!
隻是,雖然目前大唐的人口結構很健康,可李奕卻並沒有感到高興。
因為,人多了也愁啊!
他得想辦法創造崗位,拉動就業,養活這麼多人才行。
否則的話,這些優質的勞動力,就都將變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嗯,這也是為什麼李奕要一個勁兒的發展工業,並積極推動向外移民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為了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在當前這個生產力的情況下,中國這片土地的人口承載力,幾乎已經到了極限。
如果不將人給移出去一點,或者是創造更多的勞動崗位,就真的要憋炸了。
除去這份人口普查報告之外,就是清丈田畝報告。
目前大唐的耕地總麵積約為17億畝。
其中,關內傳統的漢地十八省的耕地麵積約為14億畝。
剩下的三億畝,一小部分為大唐在關外遼東開墾出來的土地。
另一部分,則是大唐拿下的廣南,呂宋,婆羅洲等地的土地後得到的耕地。
尤其是廣南的紅河三角洲。
這地方可基本上都是被開墾好的熟地。
一年三熟的好地方!
呂宋和婆羅洲也一樣,早就被西班牙和荷蘭殖民者給開墾好了。
大唐現在把土地占下來,其實就是撿現成去了。
不說彆的,光是這些到手的良田,大唐同荷蘭和西班牙開戰這一仗就打的很值。
這年頭,工業固然重要,但糧食的份量卻也同樣不差。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一個國家,無糧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
這三者中,糧是排在第一位的!
因為,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唯獨不能沒有飯吃!
看著這些耕地數據,李奕原本因為大唐誇張的人口數量而凝重的心情,變得舒緩了許多。
因為,這17億畝,隻是當前的數據。
隨著大唐繼續開墾遼東關外和南洋,大唐的耕地數量必然還會繼續增加。
耕地數量增加,再加上工業發展,以及大興基建所提供的勞動崗位,多管齊下,目前大唐的社會矛盾雖然有,但已經不像是鹹豐年間那麼嚴重,有了些盛世的跡象。
曆史上所謂的同治中興是怎麼來的?
說白了也就是,太平天國起義極大的消耗了南方的人口,甘陝的H亂又消耗了北方人口,人口消耗多了,再加上闖關東關外被開發出來,社會矛盾可不就是緩解了嗎?
社會矛盾緩解了,中興不就來了嗎?
李奕合上手中的報告,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一抹笑容。
隨後,他又翻閱起了下一份奏報。
這份奏報是大唐財政部提交上來的去年一年大唐的財政收入,以及開支情況。
大唐去年的財政收入中,主要是以稅收為主,除去稅收之外,還有軍貿所得,戰爭繳獲等。
至於說像是大唐皇家銀行之類的皇家商行下屬企業的利潤上繳,這個是直接歸於內帑的。
大唐的內帑和國庫是兩個係統。
國庫是朝廷的錢,官府的錢,皇帝要調用需要走朝堂上的程序。
而內帑,是皇帝的小金庫,想用隨時可以調用。
這兩者自然不能混為一談。
這其中,稅收所得約為三億五千萬,和前年比起來,去年大唐的稅收總額增長了大約17%。
其中,主要分為農稅,商稅,關稅,印花稅,鹽稅,茶稅,地稅,個人所得稅等不同稅種。
其中,農稅,商稅,關稅,地稅四者為大頭。
尤其是隨著大唐開海,以及工商發展,商稅和關稅這兩個稅種的稅收總額節節攀升。
如今兩者相加,差不多已經占了大唐稅收總額的百分之四十六。
剩下的,農稅占百分之二十四,和房地產有關的地稅約百分之十二,其餘稅種共計約百分之十八。
說白了,如今大唐的稅收增長,主要看的就是關稅和商稅以及地稅。
主要增長額就在這三個上麵!
農稅什麼的雖然也有增長,但和商稅與關稅的增長額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
李奕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自然不可能再去加農稅。
除去稅收之外,也就是戰爭繳獲,以及軍火貿易等收入。
兩者相加大約有五千二百萬左右!
其中,戰爭繳獲約三千四百萬。
不管是馬尼拉,還是巴達維亞,亦或是英國的海峽殖民地,都富裕的很。
大唐打他們都有得賺!
唯獨北伐打北海有點打虧了。
戰爭繳獲遠遠抵不上發兵所需的消耗。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西伯利亞是真的太窮了。
若非為了保證北方邊境的安全,李奕是真的對西伯利亞大荒原沒興趣。
在他看來,大唐與其向西伯利亞擴張,倒不如向新大陸使使勁兒!
新大陸的土地,可比西伯利亞的荒原值錢多了。
而剩下的一千八百萬,則大部分出自軍火貿易。
大唐的軍貿不光是和英法沙俄三國做,還和印度,和朝鮮,和日本,和緬甸,和泰國,甚至是和新大陸那邊的美國做。
說一句大唐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軍火販子,完全不為過。
老美那邊雖然內戰還沒正式開打,但雙方都知道戰爭不可避免,再加上堪薩斯內戰。
借著軍火貿易,大唐沒少爆老美的金幣!
賺的相當不少!
嗯,兩頭賣軍火,想不賺也不可能。
除去這些之外,再加上些零零碎碎的收入,大唐去年一年的國庫收入,大約有小四個億。
除去國庫收入外,內帑的收入也不少。
總數大約有三千萬出頭!
主要來源於大唐皇家商行的利潤上繳。
比如說大唐皇家銀行,比如說京城的四海賓館,這都屬於是大唐皇家商行的產業。
除去這些之外,大唐皇家商行還涉及有機械製造,化工,鋼鐵冶煉,工業設備研發,奢侈品交易,文娛報刊等相關產業。
這其中,有金融,地產,奢侈品這樣利潤巨大的行業。
但更多的是機械製造,化工,鋼鐵冶煉等前期投入巨大,回本困難的重工產業。
這樣的產業,民間不願做,那麼也就隻能是交由朝廷或者是皇家來負責了。
每年內帑三千萬的收益,其中九成九都被李奕給繼續投資出去,用於扶持皇家商會旗下的重工業發展。
隻有剩下的一小部分被用於維持皇室日常開支。
不過,也足夠了,大唐皇室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十來口人,就算每天山珍海味的吃,又能花多少錢?
在說了,李奕又不是個喜好奢靡的性子。
而支出方麵,主要分為六部分。
一為行政支出,報國給官員的工資俸祿,以及各種行政費用,約占朝廷財政總支出的27%。
二為軍事支出,簡稱軍費,約占朝廷財政總支出的24%。
三為基建支出,包括修建鐵路,修建水利工程,修建官道,疏通運河,興建工業園等,約占財政總支出的19%。
四為教育支出,包括給各大高校的財政撥款,包括給各地辦學扶持基金,包括興建校舍教室補貼書本食宿的花費,約占財政總支出的12%。
五為社會福利支出,包括各地賑災,施粥的花費,給養濟院的撥款等,約占財政支出的8%。
剩下的10%,則是大唐給移民,以及扶持各種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