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裡,村民們吃著紅薯,沒有一個人剝皮,終於有了點歡聲笑語。
而周益民家,奶奶正在淘洗高粱,準備燒高粱飯。周益民將一隻雞剁了,今天做一個蘑菇燉雞。
來福三兄妹圍著周益民轉,幫忙燒火等。
周誌明帶人去挑石頭,不是什麼石頭都能用來做房基的,他們弄回來一批,堆在周益民家附近的空地上。
“大家歇一會,下午再乾,準備吃飯。”周益民喊道。
其實,大家已經聞到了高粱的香味,也餓了。
“回家帶碗過來。”周誌明跟那些人說道。
農村家庭,可沒有多餘的碗,一個碗破了還要縫縫補補。
沒錯!就是補碗,後世恐怕很多人都沒見過。衣服打補丁能理解,瓷碗也打補丁?
當下就有專門補碗的行當,叫鋦碗,修碗的方法是打鈀鋦。
手藝人將打破的碗片拚攏起來,用線紮縛固定,計算一下該打幾個鈀鋦,做好記號。
然後,用金剛鑽在瓷碗外壁接縫兩側分彆鑽出小孔,接著取銅質或鐵質的棗核形鈀鋦用小槌細心釘入小孔。
最後,在打了鈀鋦的地方塗上一種特製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餘的灰膏,一隻碗就修好了。
那群人一哄而散,跑回家拿碗。
飯是高粱飯,菜則是土豆塊,用豬油燜的,雖然不加肉,但也很香。
周益民給他們打飯,兩勺高粱飯,再加一勺土豆塊,滿滿的一大海碗。這時候的碗有點大,可以把臉埋進去吃的。
有人吃得留下三分之一。
“飽了?”
那人憨笑道“哪有吃飽的?留點給家裡的孩子吃。”
周益民無語,跟大家說道“都吃了,吃完再裝一碗。”
乾活的人無不感激,心想著後麵蓋房子要用點心,幫周益民搞好一些,起碼得對得住人家這頓飯。
周誌明苦笑“益民,也就你能給他們這麼吃。”
高粱飯就不說,還有那土豆塊,滿滿的一層豬油,澆在高粱飯上,味道絕了。也難怪這些家夥都想留幾口,拿回去給家裡小孩吃。
“總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乾活吧?”
大家吃完一碗,另一碗沒有動,感謝了周益民後,立即端回家去。
周誌明也不例外,回到家,便把孩子、老婆喊過來,每一個碗倒一點。分了之後,還剩小半碗,準備拿去給父母吃。
孩子們將碗裡的豬肉舔得乾乾淨淨。
“娘!豬油真好吃。”
周誌明的老婆揉了揉孩子的腦袋“好吃也沒有了。”
也就益民大方,誰家找人乾活,提供夥食外,還允許帶回家的呀?
而此時,周益民也在吃飯,將兩個雞腿分彆給了爺爺奶奶,自己啃翅膀、雞腳等。他就喜歡啃點邊邊角角,吃起來才爽。
他有點懷念前世的酸辣雞腳、泡椒鳳爪了。
在爺爺奶奶等人眼中,就成了孝順的表現。
肉都讓給爺爺奶奶、弟弟妹妹吃了,不是孝順懂事、尊老愛幼,是什麼?
“益民,你多吃肉,骨頭給來福他們啃就行了。”三嬸說道。
這年景,有雞骨頭啃就很不錯的了,還要吃什麼雞肉?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