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建築形式外,四合院最大的人文特點是“一家一戶”,或獨門獨院。
大的四合院,往往是由多少個四合院組成,尤其王侯宅第、貴戚朱門,更是四合院一個連一個,有什麼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等等,組成一大片宅第。
有人說一個四合院能住上百號人,他並非吹牛。
而大雜院的檔次就低很多了。
據說,最早的大雜院出現在外城,當時社會底層的窮人挨著城根用碎磚爛瓦蓋起一個個遮擋風雨的小房,連綴成片就擴展成了最早的大雜院。
如今,很多大雜院曾經也是四合院,隻不過破敗之後,院內住房越蓋越多,房子越來越不成樣子,慢慢就“走樣”了,變成大雜院。
所以,大雜院難免就會出現臟、亂、差的情況。
說白了,大雜院有點像貧民窟。
大雜院的住戶來自天南地北,職業各不相同,性情千差萬彆,學識互有長短,品格自有高下;加之大雜院空間狹小,私密性較差,矛盾注定在所難免的,住慣了的人們多半會選擇忍讓和寬容。
梁寬看著大雜院的人,個個都一臉菜色,營養不良的樣子,有點慘,但他不敢同情,甚至緊了緊手中的袋口。
彆人跟他打招呼,他也正常回應,儘可能讓自己表現得自然點。
回到家,梁寬順手關上門。
他家的門窗都是東拚西湊的,一塊是老破花格窗,一塊是“洋式”窗子改的……
家裡老娘,弟弟妹妹,不工作的都儘量躺在床上,減少消耗。
一家幾口,就擠在這一個不到十五平方的房間裡。
弟弟妹妹看到大哥回來,全都爬起來,手腳瘦得跟蜘蛛一樣。
梁寬將中午沒吃完的魚塊拿出來,提醒道“留一塊給娘。”
他娘聲音微弱地說道“讓他們吃吧!都餓壞了。”
然後,她也坐起來。
梁寬說道“娘,今天中午東家給我們蒸了一條很大的魚乾,又拿幾十斤毛芋給我們,師傅知道我們家斷糧,就分了我30斤,接下來我們有吃的,你吃一塊吧!”
小姑娘將最大一塊遞過去“娘,你吃。”
得知兒子帶回來30斤毛芋,粱母鬆了口氣,終於露出笑容。
“你們那東家仁義,你乾活要儘心點。還有,聽你師傅的話,好好學。”粱母叮囑道。
實際上,這不是她第一次這樣叮囑兒子。
反正梁寬是聽到耳朵都起繭了。
“娘,我知道。”
梁寬的弟弟、妹妹小口小口地吃,這可是肉呀!吃大口一點,都感覺自己吃虧。
“娘,魚肉真好吃。”小家夥將塞牙齒的肉碎都挑出來,重新吃一遍。
他也好想跟大哥一起去乾活,就有飯吃,不會再餓肚子。
粱母把手上那塊魚肉分成兩半,給了女兒跟小兒子。
“吃吧!娘不喜歡吃魚肉,太腥。”
梁寬見狀,欲言又止,最後沒說什麼,去煮三個拳頭大一點的毛芋。不敢多煮,怕以後不夠吃。
隻是隱約感覺,肩上又重了一些。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