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會盟分封興都城舍惡留善征建陽
巍巍群山舞,滔滔江河頌。
黎民附庸世,英主救蒼生。
都城之變,猶如乾坤運轉,瞬息間幻化萬端。火龍果運籌帷幄,決斷勝取,治大國,堪比烹小鮮,彈指可定。
鳳鳴山會盟按時舉行,隻是這次盟會成為了分封大會。古塔沒有想到自己還是來了,但是以敗寇的身份,被押送而來。
岷江斬斷東北西南走向的龍泉山,此處俯河入岷江,西南岷江上遊又稱為金馬河,蜿蜒奔瀉千裡,俯河經龍泉而來。
此處又稱三江回流,往南十裡,左岸立即為鳳鳴山,山不在高,有龍則靈。
前有百鳥朝鳳,今群凶歸一。東臨大江,山川巍峨,關巴蜀,望都城平原,巍巍群山舞,滔滔江河頌。都城連內外,巴蜀平天下。
古塔還是來了,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以囚徒的身份,來到這鳳鳴山。
邛崍的裴誌寂,大邑的劉爭會,三台的賈嘉,樂至的趙媛,仁壽的湯河,資陽的柴靜忠,大英的賴常貴,彭州的霍營東;另外大英推選的鐘世英,寶興推薦的祁大寶,內江的張相和,綿竹的契回紇,隴難的段時乾坤。
雙流的金安隨火龍果大王,與成昆結伴而行。竇建陽雖然動心於夫人令穎勸慰,但內心依然想入非非。
昨夜天生異相,金堂方向火光衝天,魂飛魄散。竇建陽龜縮於石亭江河鴨子河之間的南泉寨,寨中一廢棄的千年古堡遺址,以江河為圍城,能看見古老城堡的影子,南泉隻有雨季有水,現為一死水深潭。
竇建陽營長在城堡遺跡中央,周圍堆土、切牆、搭建的高矮胖瘦的住居之所,竇建陽把這裡也叫城,但總是看不到城的影子。
近幾日,他派心腹諸葛貞廷,出城壘窺探。昨夜,貞廷回來報告主子說:“外麵數裡之內,人影綽綽,馬嘯龍吟,恐有萬兵掩伏。此時金堂危在旦夕,不見古塔兵卒來和大人相商。”
竇建陽說:“嶽父大人定都城,將帥王侯許我選定,金堂精兵十萬,高城壁壘,萬夫莫開。”
軍師焉耆附耳竇建陽說:“給屬下五千兵馬,我去請堂小姐回來......”
“就個毛線!”竇建陽打斷焉耆的話說:“你沒聽見貞廷所言,四麵埋伏,危機重重,稍安勿躁,都給老子在家好好呆著,你派兩個密探關注金堂,有情況給我彙報。”
天亮,先是豔陽高照,接著陰翳漫天,密探回來報告說:“竇大人,金堂城破,火龍果屬下東哥留眾兵未解金堂之圍,城內軍民歡呼,眾心歸附。古塔、羌保銀等俘虜被劉成帶去彭山了。傳言火龍果大王昨夜就在龍泉,一夜未眠,今晨由成昆和金安陪同也去鳳鳴山了。”
竇建陽問:“周圍的騎兵呢?”
“隻有寥寥數騎,三五個兵士,在水邊放馬。”
“怎麼可能?”竇建陽自語,他喊道:“諸葛貞廷.....貞廷,過來。”
諸葛貞廷慌裡慌張的跑過來,還沒開口,竇建陽問道:“你說外麵,有千軍萬馬,人呢?謊報軍情,是不是想死?”
諸葛貞廷撲通,雙膝跪地哭腔說:“昨夜真是事情,天亮前就走了,聽聞是往金堂運糧去了.”
“這火龍果說的比唱的好聽,滅了金堂,他一家獨大,為所欲為,水淹金堂,無糧可食,數萬軍民嗷嗷待哺,還往外運糧,他比古塔心還黑!”
諸葛貞廷忙說:“不是......不是往外運,是往金堂運糧,犍牛一車車從岷江方向而來,足足有數千擔。”
“什麼?”竇建陽站起身來,說道:“數千擔......也杯水車薪,掩人耳目,收買人心而已。”
親衛莊嚴跑過來說道:“老爺,夫人問您何時動身?”
竇建陽說:“十六部落,都去了?”
莊嚴點頭。他悄聲對竇建陽說:“我看見大少爺跟在火龍果屬下鎮國公身後.......”
“被抓了?看到二少爺沒有?想辦法去路上救人!”竇建陽急切的說。
“不像是被抓,沒有捆綁,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莊嚴說:“沒看見二少爺。”
竇建陽知道這兩個兒子亦正亦邪,老大都太樂善好事,愛打抱不平,聰慧謀略。但倔強耿直。其和妹妹竇麗盈關係很好,所以把女兒送到古塔身邊,沒有告訴他,如果其知道肯定會和自己拚命。
老二竇泰好惡逸老,惹是生非,天天以部落公子自居,總感覺生不逢時,心高氣傲,他知道竇麗盈到了金堂,但兩人關係不好。
竇泰曾勸說竇建陽聯合成昆對抗古塔,肅清都城濁流,還百姓安寧,為此父親不和。竇建陽害怕竇泰心善在外吃虧,古塔要自己的兩個兒子。竇建陽本想把竇安和竇和為質金堂,這竇泰賭氣非要代替竇和而去。
竇建陽為此很是生氣,兩個成年的兒子都不在身邊,在身邊的年齡小,他很是生氣。
竇建陽像是自語,又是發泄宣戰說:“彆人喊,就屁顛屁顛的跑了去,有什麼好處,一堆沒骨頭的賤貨,我等至少也是都城勢力前三,勢力才是自己的身家,慌什麼?沒有我火龍果統一不了都城,他會來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