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大典臨近杜良急棄惡從善興茂變
祭天祀地為權貴,百官建立重尊卑。
音樂正聲舞八佾,同律度量衡得失。
人民如水心如潮,誰主沉浮何重要?
君為輕來民為貴,民保王朝延萬歲。
東覺經匹要同意,借來李懷光做文書。匹要對東覺說:“這次不駁您的麵子,我這邊很多事,以後我的人你不要動。”
旁邊的興茂從未見過東覺一臉囧相賠不是說:“以後不敢了,隻這一次......就這一次。”
興茂和東覺一樣,都知道匹要對東覺交代的王城之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整個滇海陸地除了王廷,能滿足溫飽的隻有修建撫仙龍城的這些民夫,隻是東覺高瞻遠矚之能,但具體實施就是這一本正經,敢於忤逆東覺的匹要。
東覺把權力交給匹要,不但縱容他,還處處給予方便,匹要敢於當麵說東覺,站的就是公理。
東覺也認識自己的錯誤,不停的認錯,匹要喊李懷光過來,說:“東覺大人找你,就這一次,好好乾。”
興茂和李懷光麵麵相覷,感覺這東覺大人確實不易,也怪匹要這老東西太過於認真,其實背地裡都感激其認真,才能使百萬民夫,千頭萬緒,有條不紊。
東覺把大典的流程、儀式及各個環節,一一說給興茂聽。東覺說,李懷光記錄,興茂這邊認真的聽。
什麼八佾之舞,多少人,怎麼站位,需要哪種歌樂;編鐘衡、甬、斡、旋、舞、銑、鉦、枚、鼓等虡上位置音節才準確......
包括艾紮大帝的冕旒,滇海之神的祭祀聖服等等一應俱全,事無巨細,說了兩三個時辰。
夕陽西下,侍從把三個人的飯菜端來,熱了兩三次。
掌燈時分,李懷光終於寫完了,厚厚的三爹桉樹紙,足足有百葉之多。令興茂遺憾是他不認識字。這些行雲流水的文字對他來說猶如天書,不過其記憶力還是讓人羨慕,聆聽一遍能六七成。
李懷光站起來伸伸胳膊,動動腿,扭扭腰。
東覺說:“吃飯吧。”
相貌看兩人一個口若懸河,一個奮筆疾書;說的口乾舌燥,記錄的四肢僵硬。
興茂很是感激的主動從侍從手裡接過淨手之具,東覺和李懷光洗把臉,三人坐下來吃飯,邊吃邊說。
“怪不得匹要那老東西不放你,記錄的速度和準確度無以倫比......”東覺說:“字也漂亮,懷光,你給興茂大人推薦個文書,照著這撰謄一份,跟隨興茂大人任用,以後我可再不敢用你了。這些裝訂成書,收錄珍藏。”
夜深人靜,熄滅燈,興茂卻難以入睡,他小聲對門口的史文傑說:“文傑,你感覺我怎麼樣?”
文傑以為自己聽錯了,屏聲靜氣辨聽興茂的聲音。
興茂以為他不敢說,就又說:“彆人看如何看我,你說說,文傑,我不怪你,我真的很想聽。”
史文傑這才得知興茂讓自己評價他,莫不是吃錯藥了?文傑說:“大人您足智多謀,省得杜良大人賞識,又得東覺大人信任,前途無良.......”
“好,好,停,停。我不是給你要獻媚吹捧的,我們相處快兩個月了吧,你我脾性相當,也都心知肚明,我信任你,不然我身邊一個交心的人都沒有,我想聽真話,真的。”
興茂說的很認真,很悲愴。
史文傑當然知道興茂選擇信任自己,其實他這人也沒有傳言中的不可救藥,就說:“您的改變很大,以後我們要忠心事主,我認為東覺是主人,我就忠貞不二,打死我都不會改變,您認為杜良大人是您的主子,你也應該這樣.......”
興茂想爭辯,但他還是忍住沒有說話,聽史文傑繼續說:“堅持自己的想法,做一個本我,當然如果自己的想法不正確,就要聽從智者的聲音。滇海人們需要什麼?王廷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需要什麼?您不會不知道。民不聊生,人禍甚於天災。我們都出生於普通的,貧困之家,我們需要什麼?難道是壓榨、欺騙、恐怖?都不是,我們之想安居樂業。”
興茂說:“以前,就不說了,這以後,我對東覺大人忠心,想想這人生,漫長也短暫,不為彆的,隻為我家中年邁老母親,我也棄惡從善了,不說了,看我的行動吧。”
一連數十日,興茂都祭壇和養心殿,兩點一線,實地布置場地,排練兵士和侍女,在實踐中尋找問題和不足。
東覺計算著時日,看建立在西山島已近月,他來到西山島,把建立接到海晏,再安插到撫仙龍城。
建立這些時間除了習文練武、排兵布陣,還研究東覺提供的滇海兵力部署圖,撫仙龍船的建築布局、宮室、道路及其每個有軍事價值的設計,這些眾人都了然於心。
融入滇海及其滇海接觸的童各、德高之眾極為重要,眾人在指揮、配合上磨合的融洽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