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孟小彤一線參展都城重陽召成方
大江奔騰浪淘沙,千回百轉歸滇海。
西域廣袤係中原,天下共主有英豪。
孟小彤四人被帶到岷江黃龍溪渡坐小船沿府河,在彭山漢崖江口碼頭轉順路的商船,進入岷江。到宜賓白塔山沿金沙江逆流而上到目的攀城。
大江在這裡為分界線,上遊為金沙江,下遊為長江。走水路,順江千回百轉,乘船是最省力的路,一路崇山峻嶺,風光無限,隻是路途費些時日。
傳聞陸路直道也已經規劃完成,馬上也要開工,如果光複滇海之戰打響,恐怕要光複滇海之後就施工了,其路線為從都城過樂山,經宜賓到昭通郡,繞過攀城直達東川後終點是滇海嵩城,一路穿山越嶺,架橋鋪路,全程三千八百裡,比水路縮減千裡,分段而成,計劃十年而成,到時車馬通暢滇海。
到達江口碼頭錢,眾人更換了便裝,登上了開往攀城的貨船。
覃孝文告知船老大說:“順路打船,給錢。”
船老大薑堃掃視了眾人,臉上笑意一閃而過,他是八年的船把式了,他把當年用門板給噶戎大人運兵送糧的事情當做自己的傳說講給過客,後來都城穩定發展,日新月異,他自作木船來往都城和攀城,販賣水果,越做越大,現在擁有十條商船,不止水果,百貨、牛馬等等,信譽好,童叟無欺,官家的錢糧鹽鐵都運送,今年五十歲的薑堃閒不住,親自押運掌舵。
他問覃孝文說:“小哥,去攀城做什麼?”
周福舟接話說:“船家莫非也是同行?”
“還真是,您說說我給您介紹一二,看樣子也是新手?”薑堃說。
覃孝文謙虛的說:“以前在西北做毛皮,這眼看就到冬季了,到攀城看看商機再做打算,向您請教。”
薑堃點點頭說:“你算是問對人了,自從聖主興都城,我就在這條路上跑,也是水果起家,什麼米易雪梨、山藥和芒果,大田石榴,鹽邊桑葚是為商品。”
周福舟看覃孝文和船老板談的熱火朝天,他把孟小彤帶到一邊,在船艙裡休息或者看風景,以避人耳目。
江中大小船隻,順流而下,日行千裡,夜走八百;逆行船隻搖擼呐喊,號子震天。
沿江兩岸碼頭偶現,炊煙不斷。
薑堃感慨道五年前,出了都城進入岷江,一路而來江中船隻罕見不說,這兩岸人跡罕至,猴猿,虎豹比人都多,真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獨過萬重山。
這幾年曾出現過船隻擁擠於江麵,商旅喧嘩於兩岸,距離臥龍湖越近,越熱鬨,兩岸很多荒蕪之地都開墾為良田,從無到有興旺了許多山村。
第九天,黎明,薑堃船隻靠攀城碼頭,進入臥龍湖。薑堃把睡夢中的覃孝文。
眼前伴隨著東方晨光,眼前的景象把孟小彤四人震驚了,小船如一葉扁舟,大船比滇海龍船不了多少。來往穿梭如織,喧囂聲淹沒於波濤,這臥龍湖四方都能看到岸邊,不大,但好像被船隻覆蓋了一樣,進進出出,熱鬨非凡。
覃孝文拿出錢給薑堃,薑堃推脫說:“我知道你們是軍人,雖然都城富甲千裡,但聖主皇帝要天下黎明蒼生豐衣足食,光複滇海要打仗,沒有你們衝鋒在前,後方怎能安居樂業,來往空船不止是我,任何一個人都會免費乘坐。”
這錢怎麼都不要,周福舟給薑堃敬軍禮,停靠臥龍湖專用碼頭前,六人也換好了軍裝,對薑堃再三感謝。
分彆是,薑堃說:“我小兒子也入伍在石頭大人麾下,和你們一樣,去年升為了參都尉參軍,加油,覆蔭天下,造福萬民,回都城再見。”
覃孝文帶走了孟小彤和王昊,張新聞和莫至邪跟周福舟,雙方在碼頭道彆。
張新穩以為一直在一起,現在見就要分道揚鑣,就問周福舟道:“我們能不能在一起?”
“不能。”
“孟小彤他們去哪裡?我們去哪裡?”張天雷又問。
“你的話這麼多?我們都是成年人,都是軍人,哪裡需要到哪裡去。”周福舟前麵不回頭的走,邊走邊說:“他們去一軍和二軍,我們去三軍。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多看多做少說話。”
孟小彤被分在第一集團軍第一軍第一團先鋒營,王昊分在第二軍獨立大隊。一個月後孟小彤被調入軍部做隗臻參軍。
入秋,三個集團軍全部向前推進,劉成第一軍步兵和騎兵翻越烏蒙山,水師留給第三集團軍,第一軍四個師在東川宣威一線步步為營,抵近滇海曲靖壓迫滇海龍城杜良下令調遣南部軍隊彙聚曲靖到盤周兵力。
第二集團軍五個師,從東川到富民一線,把長蛇山守軍趕進長蛇山以南,山北關隘通道悉北東哥掌控。
兵部尚書石頭第三集團軍接富民向西南延伸到峨山,突破江川可達龍城,距離龍城不足五百裡,這裡也是距離滇海最近,石頭集中兩個水軍師,其目的在於控製滇海水師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