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兵臨城下收滇海回光返照艾紮亡
興亡百姓苦,何得公平時?
更替必應允,成敗論英雄。
火龍果不進臥榻,他對張小寶道:“直接去會議室,開會。”
侍衛傳報:“聖主到,請各位大人,齊聚會議廳,準備開會......”
張小寶在前,火龍果居中,東哥隨後,三人穿過密道,走進會議廳。
偌大的一個廳堂,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建立和建成,李銀玉也在其。
突聽東門有報:“聖主駕到......”
眾人齊刷刷的站起來,為尊重,也為目睹聖主尊容,很多新晉降臨平時很難麵見聖主。
火龍果從過道走到主席台前,邁步站在中央,轉身,環視眾人,伸手示意眾人坐下。
掌聲停息的瞬間,張小寶在火龍果右前方,大聲唱道:“眾將士請坐下聽訓。”
眾人齊刷刷的作息,整個大廳鴉雀無聲,侍衛也把木門推掩上,守在外麵。大廳隻有“哧哧”油燈之聲。
火龍果坐下,也不囉嗦,聲音洪鐘一樣說道:“龍城之外大規模的戰事已經結束了。朕和眾將士親臨龍城,望眾誌成城,早日攻克,掃蕩汙濁,光複滇海。”
眾將高呼:“光複滇海,一統天下,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聲過後,張小寶道:“由總統大元帥、護國公東哥將軍宣讀軍令。”
眾人呼啦一下站起來,垂聽軍政。
東覺手拿聖旨,高聲宣道:“封東哥為梁王,總督三軍.....東覺為威武大元帥領第一軍,李銀玉為振武大元帥統第二軍,兩位元帥各統兵十萬主攻龍城;石頭為威遠大元帥領第三軍,兵馬十萬,掃蕩龍城之外;建成為鎮遠大將軍,兵馬五萬,掃平滇海水軍,護衛西山島......”
將佐以上一一任命,調整兵馬,重立番編,不是為了好記,而是為了迷惑敵人,這也是軍事需要。
第二天黎明前,火龍果和眾將士沿著青龍河走出了青龍山。
東哥調花山、高山和老尖山兵馬在龍城南星雲澤西安建前衛大營。同時調李銀玉過獅子山,從龍城西南到東北帽天山背後,攻龍城東門。
命令東哥大軍繞道龍城西小關山東北無名山安營紮寨,以攻龍城西門。東哥為這無名山命名為梁王山。
梁王山和帽天山一樣,都能俯瞰龍城,更能觀海瀾山,視線通透,龍城更是一覽無餘。
梁王山山高坡陡,密林叢生,叢林密布,從下至上多為水杉、紅豆杉和黑檀,層次分明,參天蔽日,藤纏荊繞,雜草落葉,年複一年,形成丈餘深腐殖土。
山高坡陡,溝壑散布,常有葡萄溝,獼猴桃硤。夏末秋初,野果成熟之時,楊梅、玉女果、山楂、掛滿各種果實豐碩枝頭,獸鳥無數,來不及吃的,積落滿地,填充溝壑。
這裡曾是無人區,瘴戾荒蕪,人跡罕至,自龍城建立,撫仙之地再無處女地。
不過,現在滇海兵馬都龜縮龍城,龍城之外儘歸聖主,杜良明令禁止出入龍城,城門緊閉,戰台高壘,再無能力顧及城外方寸之地。
火龍果由東哥、東覺和張小寶及數十侍衛陪同登臨梁王山站在玉女峰之巔,俯瞰龍城。夕陽下的龍城,霞光萬道,金黃覆蓋,甚是莊嚴。這是火龍果第一次看龍城。
東覺把龍城圖紙展在眾人麵前,指著城中建築一一解說給聖主。
東覺指著一城之隔的帽天山說道:“帽天山背後就是海岸線,原是龍城的儲屍之地,距離龍城不到百裡,確切的說隻有六十六裡,其東南為駐紮最早的城池,自定都鳳凰城以後,那裡就成了廢墟,至今再無城池的影子了。”
火龍果說:“這我知道,也不是什麼城池,隻是一片固定的篷帳而已。”
東覺接著說:“冒天下西北有天然洞穴,漲潮時洞穴會隱沒於水下,進入洞穴溶洞,一條狹窄通道直達龍城內城東南鐘樓,這條密道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應該是進入城池的唯一通道。”
“東覺大人離開皇城之後,杜良對內城進行了改造,其目的就是封堵通道,這鐘樓顯而易見,不得不防。”東覺說完像是想起來什麼,就問道:“滇海之神,閆瑩何在?”
東覺用手指了指龍城皇城西南說:“那裡,在祭壇東南的一處庭院就是。”
火龍果沒有說話,目光圖紙和龍城之間遊動。
夕陽西下的玉龍峰,一覽眾山,蒼茫而悠遠。腳下迷霧中的王城,安靜而詭異,看似固若金湯,又好像鐵壁銅牆,火龍果暗自感歎龍城的雄俊拔毅,真的是易守難攻,杜良也是依賴於這龍城,做最後的掙紮。
東覺繼續說:“中城原來的五十萬民夫,被杜良調進皇城二十餘萬,作為人質,他們本來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現在更是在杜良奴役之下,朝不保夕,性命堪憂。”
火龍果突然問道:“西山島比蒼山如何?”
眾人一時不知怎麼回答。
東哥說:“西山島身處大海,神仙之地。蒼山毗鄰洱海,聽聞都形如巨龍,但無可比之處吧?”
張小寶說:“這兩個地方,屬下都想去。”
眾人隨火龍果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