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殿後殿,劉宏父子二人有些沉默。
讓皇甫嵩下台,其他人領十萬兵都沒有多大把握,現在也就皇甫嵩還能讓父子二人放心一點。
但是如果讓皇甫嵩直接領兵十萬,那之後的封賞又不知道該怎麼給。
隻能說皇甫嵩的能力和身份太不適應了,又是在短短時間內接連碰上兩次能立下絕世軍功的大戰,時間太緊了!
劉辯也在想,若是皇甫嵩能跟何進換一個身份,那現在就沒有什麼可憂慮的。
何進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外戚,一個是南陽人。
如果皇甫嵩是外戚,那就直接領兵出征就行,什麼封賞不封賞的根本不需要考慮,大漢的外戚向來特彆能打。
你跟大漢說外戚乾政,那就純屬沒事找事,我大漢自有國情在此,豈容你一個外人指指點點。
但是沒辦法,劉宏為了限製外戚勢力,所以選定了何家成為外戚家族。
凡事有利就有弊,當初選何家當外戚有多爽,現在就得把所有的爽全部轉化為不爽。
何進就是兩漢四百年最菜的外戚,連之一都不用提。
而如果皇甫嵩是一個南陽人,那也可以讓他率兵出征,之後直接入朝擔任太尉,也不需要考慮這麼多。
但是沒辦法,皇甫嵩是一個涼州人,群臣不可能接受一個涼州人成為三公,成為百官之首。
你說皇甫嵩是士人?
那他肯定投靠了宦官,才能得到這個三公位置的,一個宦官走狗還有什麼好說的!
前幾年的段熲就是皇甫嵩的前例,太尉又如何,把戶籍遷到弘農又如何?群臣眼中,段熲就是一個粗鄙的涼州人,三公不是涼州人可以染指的。
沒有人去太尉府當屬吏,群臣集體排擠,弄得段熲隻在太尉一職上待了一個月,就不得不自己主動辭官,隨後聲名狼藉,最終被弄死在詔獄。
劉宏不想皇甫嵩死於非命,如今朝中能帶兵打仗的人不多,而且他也感受到了危機,皇甫嵩絕對不能被排擠出朝廷!
“要不父皇前往上林苑射獵?”劉辯試探著問道。
“羌亂一年半載平息不了,朕在長安待上一年,誰來監國?”劉宏掃了一眼劉辯,隨後提出了一個劉辯難以回答的問題。
太後?
董太後隻有太後之名,而無太後之實,真正的太後是死去多年的竇太後。
皇後?
雖說大漢是兩宮製,但是那是太後跟皇帝,皇後能對朝政施加影響,但是也不能真的參與到朝政中來。
太子?
劉辯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如何能夠鎮得住群臣?關東之地人心思變,隻要劉宏離開洛陽,必然會發生一些事情,說不定遠在太行山的黑山賊都能打到洛陽來。
劉辯一籌莫展,他自己肯定去不了長安,先不說太子是國本,不可能輕易動彈,光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就不可能統兵十萬。
戰場不是兒戲,誰敢把一個十三歲的小孩當成十萬大軍的主將?就算全聽皇甫嵩的,誰敢保證一定勝利?
一旦戰事落入均勢乃至頹勢,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就能成為大軍崩潰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