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對中國人來說,是文化,是傳統,是情懷。新的王朝建立,頭等大事就是給前朝修史。”
沈三通說道:“我們對曆史的情愫,不是設定,不是某個皇帝下了詔書,說要重視曆史。不是這樣的。”
“曆史,曆是曆法,史是事件,曆是時間概念,史是空間概念。曆史是一種製度,為了滿足現實需要形成的製度。”
“曆史是記錄,某年某地發生某事的一種製度。這種製度的建立,是源自於現實的需要。”
“周天子分封諸侯,如何掌握自己親戚在封地做了什麼事,發展的如何,是不是作惡了.”
“周王室給出的解法就是曆史製度,讓各個諸侯國,把所有的事都要記錄在案。”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台賬,曆史就是賬本。”
“這樣的製度,不光是單個諸侯國進行記載,諸侯國之間還要遵循著一個複雜的製度進行互相彙報。”
“比如發生在齊國的事,你必須要告訴魯國和晉國,發生在鄭國的事,也要按規定向虢國和周王室彙報。”
“諸侯國每年都要帶著這個賬本來,然後周天子拿著賬本交叉驗證,那真是一個也跑不掉。”
“各國之間的賬本比對看看,這個事兒,你徐國史書上有,但是鄭國史書上沒有,你這個事兒為什麼沒向鄭國彙報?伱這事兒是不是不符合周禮?”
沈三通說到這語氣帶著敬重:“我們老祖宗真的厲害,設計的製度非常科學。賬本可以造假,交叉記錄也可以作弊,但有一個人力無法改動的,就是天象。”
“彗星、隕石、日食,出現的時間,無論在哪個地方記錄,周王室,還是各諸侯國,時間點一致。”
“諸侯國想改記載的事件?對不起,有曆法在那卡著你,太陽曆,月亮曆,星星曆,你想把日子,把事件前趕後錯搞得好看點?門都沒有,曆法解密全都被周王室掌握著,輕易算不明白。”
“曆法就是周王室的高科技,諸侯國自己偷摸改台賬改出了岔子,一個時間點變了,後麵都要對不上。就會造成天象記錄時間出錯。”
“人家日食都是乙未日,怎麼就你是丙申日甚至丁酉日,你是記錯了吧,還是做了假賬?是不是乾了啥缺德事,要隱瞞?”
“這麼一通查,諸侯國偷摸乾了什麼不合乎周禮的事兒都能給你挖出來,區彆隻在於周天子想不想辦你。”
“所以,曆史並不是天生,不是我們中國人特殊,也不是浪漫的產物,曆史首先是一種製度,滿足周朝的現實需要。”
“是一套切實可行的解決分封製製度下,各諸侯國陽奉陰違,形成獨立小王國問題的強力手段。周朝用以這個為核心的製度,鉗製了中原二百多年,一直到他自己作死為止。”
沈三通說到這裡,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
會場安靜了下來,大部分記者第一次聽到這樣關於曆史的解讀。
不得不說,沈三通狂歸狂,但確實有點東西。
“這就是為啥,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官都這麼頭鐵,諸侯發話要改記史,寧死不從。”
“因為史官是一個政治群體,他們的政治生命就來自於周天子,他們的政治威望來自於自身對曆史真實的記述。一旦他們曲筆甚至掩蓋了諸侯們的所作所為,那麼他們會立刻失去自己的政治地位。”
“史官堅持了正確的記錄,被殺了,相當於是欽差大臣被地方弄死。無論說法多麼正當,欽差的死本身就是一個信號。周天子一定會給他報仇,震懾地方。”
沈三通說到這,感歎道:“這就是為啥,早時中央派到地方上的負責監管的官員叫‘刺史’。”
“刺,刺穿,史就是地方發生的事,刺史,就是帶著中央的尚方寶劍,刺進地方血淋淋的一劍,掀開地方的蓋子。”
“從地方查清情況,交給中央一份台賬,讓中央知道地方上的真實情況。”
沈三通環視會場,帶著自豪道:“也是為何,世界上隻有中國有信史的原因。要有明確時間的曆史,就要有一個廣袤的疆土,為了管理廣袤的疆土,從現實需要建立這樣的製度。”
“我們的曆史不是特殊的,因為來自於現實,不是想象。我們的曆史又是特殊的,因為這種現實需要,隻有我們有。”
“因為製度,衍生了文化,文化延續下來就成了習慣,經過三千年的發展,習慣融入到了中國人血脈,成了如今中國人浪漫的曆史情懷。”
聽到這裡,在場記者,對於沈三通要拍大片的質疑,大部分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