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開講曆史中的赤壁之戰,講開講透。
這也是說戲,包涵他的創作思路。
沈三通道:“曆史上赤壁之戰,有如下過程。”
“背景。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徹底擊敗了袁紹的殘餘勢力,北方穩定,使得可以發動南征。”
“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於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鄴城後,立即做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備”
“第一鑿玄武池以練水軍。”
“第二派遣張遼、於禁、樂進等駐兵許都以南,準備南征。”
“第三令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做了實際上的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的威脅。”
“第四罷三公官,置丞相、禦史大夫,自任丞相,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
“第五以罪名殺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以維護自己的權威。”
“之後就是,八月荊州劉表病死,蔡瑁、張允等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讓曹操看到了大一統的機會。”
“於是進入到赤壁之戰的前期階段。”
“第一劉琮投降。”
“劉琮以荊州投降曹操,派人用朝廷過去頒發的符節去迎接曹操。”
“第二長阪坡激戰。”
“曹操到襄陽後,聽說劉備已經過去,親自率領五千名精銳騎兵急速追趕。”
“一天一夜跑了三百餘裡,在當陽縣的長阪追上劉備。”
“劉備拋下妻子及兒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人騎馬逃走,曹操俘獲了大量的人馬輜重。”
“第三孫劉聯盟。”
“魯肅建議孫權派他到夏口窺探虛實,抵達後,聽說曹操大軍已向荊州進發。”
“等他到達南郡時,劉琮已經投降曹操,劉備已經向南撤退。”
“魯肅直接去見劉備,建議劉備派遣心腹之人到江東去與孫權聯係。”
“劉備采納魯肅的計策,進駐鄂縣的樊口。諸葛亮和魯肅去見孫權。”
沈三通繼續道:“然後即將到了赤壁之戰正式部分。”
“第一迎降之議,第二孫權出兵,第三孫劉合兵,然後雙方初戰,曹操戰敗。”
“曹操不得不把水軍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操練水軍,等待良機。”
“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
“以上從背景,到第一次交戰,就是電影第一部的內容,小敗進入對峙,會以草船借箭結尾。”
“赤壁之戰第四部分,火燒赤壁,曹操戰敗失去統一機會,進入三國對峙局麵。也是電影第二部主要內容。”
沈三通道:“赤壁之戰總的來說,就是208年9月底,諸葛亮趕到柴桑(江西九江)遊說孫權。周瑜奉命從鄱陽趕回鼓舞孫權的信心。”
“孫權本已決心抗曹,隻是擔憂打不過。經過周瑜、諸葛亮的分析,使他堅定了決心。”
“其中周瑜為孫權分析的戰爭形勢,完全基於軍事層麵,更為專業。”
“他認為曹操沒有看上去那麼強大。”
“208年10月初。周瑜率軍抵達夏口對岸的樊口,與劉備的兩萬人會合。”
“劉備聽說東吳首發隻有三萬人,有些擔心力量不足,就留了兩千精兵給關羽、張飛,讓他們待在孫劉聯軍大部隊的後麵,為萬一的戰敗留下退路。”
“會師後,周瑜、劉備率領著近五萬人沿江溯流向西進軍。”
“10月10日。占據江陵後立即向東追過來的曹軍,在赤壁與前來迎戰的孫劉聯軍碰上,打了一個遭遇戰。”
“不擅長水戰的曹軍吃了個敗仗,隻好全部撤退屯紮到赤壁北岸的烏林地區。”
“赤壁初戰,是曹操南征以來的第一個敗仗。”
“他一鼓作氣統一天下的期望破滅,對孫劉不堪一擊的幻想也不現實了。”
沈三通喝了口水道:“但是曹操還沒清醒過來,又或者他還想再試試。”
“曆史馬上就要拐彎。本來快要統一的中國因為曹操堅持打赤壁大戰,又重新走向長期分裂。”
“而這個曆史的拐點是曹操軍事部署上的一個重大錯誤——連鎖戰船。”
“曹軍主力是中原人,沒有水上生活的經驗。”
“戰船部隊要在長江上屯紮,士兵吃住都在船上。”
“他們不適應船隻顛簸、水浪搖晃,生病的人很多。”
“於是是曹操為了方便軍船防守,就把船用鐵鏈連在一起,減少晃動,讓士兵適應一些。這就是連鎖戰船。”
“連鎖戰船導致被曹軍船陣被火攻時無法迅速散開變陣,最終一下子斷送了曹操全部水軍,也斷送了曹操統一江南的計劃。”
“208年12月7日。白天天氣晴朗溫暖,到了傍晚刮起了東南風,而且東南風越刮越大。”
“午夜,黃蓋軍把幾十艘火船同時點著,借著猛烈的東南風,火船一頭紮進了曹軍戰船群裡。”
“一時間,曹軍連在一起的戰船紛紛燃燒起來,水軍四散逃命。”
“岸上有的營寨也連著起了火,整個烏林軍營到處是大火,四麵都是潰軍,曹軍徹底亂了。”
“曹操見大勢已去,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抵抗,乾脆帶著主要將領和精銳騎兵逃跑了。”
“在逃跑前,他下令把沒燒的船也燒了,軍營也燒了。”
“於是在赤壁隔江的北岸,大火更加瘋狂地燃燒。亂軍中淹死、燒死的曹兵不計其數。”
沈三通道:“赤壁之戰來到了結尾,是208年12月8日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