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熱鬨的新聞都是關於張一謀的,除了《十麵埋伏》上映外,還有《英雄》終於在在北美正式大規模上映。
不過上映的名字改為了《英雄之李連傑》。
沒錯,在北美,《英雄》主打宣傳的是李連傑。
李連傑在海外動作片領域是具備強大號召力的,號稱‘功夫之王’,《英雄》最初立項的時候隻是一個三四百萬美金的項目,是投資人說,你把李連傑找過來,我就給你融資三千萬。
米拉麥克斯也是看在他的份上也才花了1500萬美元的高價購買《英雄》版權。
但購買之後電影卻遲遲沒有上映,這讓《英雄》的製片方和米拉麥克斯之間產生了嫌隙。
關於這個,張辰聽過兩個版本的傳言。
一個版本是說米拉麥克斯買完版權之後正好趕上和迪士尼鬨分手,雙方之間各種撕逼,米拉麥克斯這時候上映《英雄》就相當於資敵,所以肯定不能上。
後來好像是昆丁向哈維大力推薦,他很欣賞張一謀的,甚至願意給《英雄》署名監製,哈維這才同意上映,並且是超過2000家戲院的大規模上映。
另一個版本則是說米拉麥克斯購買英雄完全就是出於消除競爭對手的目的,有點類似於保護性收購。
2001年3月,《臥虎藏龍》北美票房突破1億美元後成了美國曆史上最賣座的外語片,所以八大製片公司都很看好《英雄》。
《英雄》完成後,華納和索尼經典都曾經表示過發行意向,最後卻被米拉麥克斯拿下。
米拉麥克斯也是無奈之舉,他們當時投資了兩部大片《紐約黑幫》和《芝加哥》,這兩部電影的投資都有2億美金,所以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米拉麥克斯一定要全力確保其他片子對這兩部電影的乾擾最小,如果《英雄》被其他公司拿到,很可能會成為當年聖誕檔一個強有力的對手,所以哈維靠著李連傑的關係,成功將《英雄》拿下。
拿下之後卻沒發行,就是確保自己的兩部片子同期沒有競爭對手。
從這一點來說,《英雄》的確挺成功的,而且它的票房也不差,上映三天,成功拿下北美周末票房冠軍,這可是華語電影曆史獨一份。
靠著《英雄》北美熱賣的東風,《十麵埋伏》在國內更加火爆,張偉平叫囂的挺歡,不但橫向對比,還縱向對比。
《十麵埋伏》首周末三天票房5500萬,超過之前《英雄》的5240萬。
《十麵埋伏》的首日票房是1500萬,而去年年冠電影,馮小鋼《手機》的首日票房才220萬。
馮小鋼挺鬱悶,沒事你拉扯我乾什麼?
不過他似乎忘記了他當初也是這麼拉扯人家小崔的。
但他還不能反駁,人家是用數據說話。
但張偉平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根據反饋回來的口碑,《十麵埋伏》有點叫座不叫好,用網上流行的話說就是--口碑稀碎。
看完電影的人出來紛紛表示《十麵埋伏》不好看,像是個趕工之作。
甚至有人說這就是一坨華麗的大便。
張衛平自然反駁,說這些都是被收買的水軍,完全就是故意抹黑,但奇怪的是,被收買的水軍卻越來越多。
新京報記者張小北趁機采訪張辰,想要搞事情:“《十麵埋伏》你看了嗎?”
“看了。”
“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