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負責指揮炮兵陣地溝通的炮隊指揮官,開始用望遠鏡目不轉睛的看著對麵的日軍陣地,靜靜的等待著攻擊命令的下達!
“各部隊準備的如何了?”薛嶽看了一眼手表詢問道。
“基本上都到位了,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炮10團呢?”
“也全部都到位了。”參謀長立刻應道。
聞言,薛嶽點點頭。
“對麵的日軍呢?有沒有什麼異樣的反應呢?”薛嶽再次問道。
因為這一次是主動進攻,薛嶽自然有些緊張。
之前依靠天爐戰法,消滅不少日軍。
但那是被動防守,不襝衷塚鞫齷鰨切奶勻皇遣灰謊摹?
“應該是察覺到了什麼,正在加固工事,不過我覺得並沒有什麼用處。”參謀長解釋道。
重炮出手,修的再好,也沒什麼用。
還是摧枯拉朽似的給你摧毀。
“那就按照預定時間,準備進攻。”薛嶽看了一眼手表,離預定時間還有十分鐘,沉聲道。
“是。”
………
另一邊,第三師團師團長高橋多賀二中將很慌,原本第三師團就被重創了一次,甚至原本的司令官都被勒令退役了。
現在好不容易補充了一些兵力,戰鬥力還沒有恢複到巔峰時期。
誰知道,又被派遣到戰場上來。
關鍵這一次的敵人明顯增強了火力。
首先就是出現了大量的美械裝備。
龐大的火力,一度打的第三師團有些發懵。
m榴彈炮,一枚炮彈,就差不多能夠帶走十幾名日軍。
這下子可是將他嚇得心慌。
他有點摸不清楚,對方到底有多少門重炮。
要是數量很多的話,那就麻煩了。
良久,高橋多賀二中將過頭來對他身後的部下幽幽的說道:“上野君,支那人應該要發動進攻了,前麵的陣地都做好了準備沒有?”
上野勘一郎少將恭聲道:“師團長閣下請放心,勇士們都做好了準備,隻要支那人敢進攻,我們就有把握把他們擊敗!”
“擊敗?”
高橋多賀二中將苦笑著搖了搖頭。
“這一次不能掉以輕心,你難道沒有發現麼?長沙的守軍明顯火力得到加強,出現大量的美械裝備,前後不過幾天,就有兩個大隊遭遇重創,還有炮兵也遭受損失。”
主要他擔心的就是重炮,畢竟這玩意不是吃乾飯的。
“哈依,應該是米畜的援助從緬甸那邊送到了長沙。”上野勘一郎少將連忙應道。
兩人的對話還沒說完,突然就聽到前方傳來了一陣沉悶的呼嘯聲。
老炮兵都知道,越是沉悶的聲音,意味著口徑越大,很明顯如此沉悶的聲音,意味著對方動用了155mm重型榴彈炮。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的數量比之前更多。
足足有十二門。
高橋多賀二中將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這可比之前了解的要多三倍啊。
根據先前的經驗,城內守軍最多隻有四門155mm榴彈炮,雖說有威脅,但不是那麼大。
現在不一樣了。
十二門,這帶來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上野君,恐怕我們要進行戰術轉進了。”高橋多賀二中將喃喃道。
………
“將這些重炮全都運到長沙?”這是寸雲生苦思冥想後得出的辦法。
那就是在長沙將關東軍的十餘萬精銳擋住。
“對,不僅如此,還有三個師的美械裝備,也全部運過去,相信薛嶽是不會後撤的。”寸雲生開口說道。
因為長沙一丟,意味著湘北的產糧區也沒了。
而且會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所以寸雲生必須讓第九戰區守住長沙。
可是依靠薛嶽手裡的那點部隊,想要擋住十餘萬關東軍,不現實。
自己抽調兩個團過去也不現實。
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強第九戰區的實力。
怎麼增強,那就是將原本要運費第五戰區的裝備,送到第九戰區,交給薛嶽。
相信這三個美械師,外加48門155mm重型榴彈炮,以及48門105mm榴彈炮組成的炮團,外加十萬發炮彈。
按照每門火炮一千發炮彈的備彈準備的。
如此龐大的火力,他不信薛嶽還能守不住長沙?
時間長了,日軍久攻不下,心態就會發生轉變。
而且十餘萬精銳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他不信日軍能夠堅持那麼久。
就算糧食不缺,但武器彈藥運送需要時間。
隻要能夠堅持下去,最終失敗的必然是關東軍。
因為他這邊是越打越強。
甚至到最後,他還能直接贈送一批戰機過去。
畢竟那些淘汰的戰機,對他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用處。
還不如用這些戰機,換取一些東西。
他相信薛嶽是不會拒絕的。
“這是不是也太多了?有了這批裝備,第九戰區的實力怕是要驟然增加。”林譯開口說道。
“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隻要真信抗日,我是可以給予一定的支持,再說了,美械裝備可是十分依賴後勤,到時候彈藥打光了?是不是要買?彈藥翻個兩三倍,不過分吧?”
“放心吧,我什麼時候做過虧本的生意?”寸雲生輕笑一聲。
開玩笑,他會虧本做生意?
他不信了,用慣了美械,再去用原來的萬國牌?他不信有幾個人能堅持住。
就算他能堅持,士兵們也不可能答應。
“還得是您啊,果然想的這麼深遠,那麼這批武器就這麼白送麼?這可不少錢啊。”林譯遲疑道。
“半賣半送,收回成本就行了,賺錢還在後麵,不要隻顧著眼前這點利益,十餘萬關東軍精銳殺過來,就我們手裡這點兵力,誰能擋得住?”寸雲生搖搖頭說道。
“是,我明白了,那麼這筆軍火交易交給煩啦?”林譯詢問道。
“嗯,交給他,他辦事我還是放心的,告訴第九戰區司令官,隻要堅守,武器方麵不用擔心,我們會源源不斷提供支援。”寸雲生再次叮囑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