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來到這裡後,他發現這裡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壤之彆。
不僅給他分了田,還有房子,當然這個房子需要償還,但他相信,隻要種出糧食,絕對能還清。
前不久,鎮裡發了通知,說領什麼化肥?
說是可以增加糧食的產量,讓所有人都去領。
對這話,李方是完全不信的。
他覺得鎮長他們就是腦袋給驢踢了,淨說些胡話,什麼化肥還能增加糧食產量?
這不就是扯淡麼?
隻有土壤肥沃,風調雨順才能增加產量。
撒點化肥就能增加產量?
這根本不可能。
他李方也算是乾了十多年的農民,就沒聽過什麼化肥。
最多就是農家肥,但是產量也是有限的。
而且鎮長還說,用了這玩意,產量能翻一倍。
他更是覺得天方異談。
他聽都沒聽過,從古至今糧食的產量都沒有超過五百斤以上的,所以當看到鎮長貼出公告時,立刻就覺得對方在忽悠他。
原本他是不想用化肥,但鎮長發話了,每家每戶的稻田都要使用化肥,否則加重稅賦。
沒辦法,化肥的誕生還挺早的,但實際使用率很一般。
華夏最早是從1905年至1910年開始接觸到化肥,當時西方人開始向華夏贈送名為肥粉的化學肥料,並在福建與廣東兩省進行銷售。
直到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華夏開始大規模推廣化肥使用,同時建立龐大的化肥生產體係。
在這之前,很多人根本就不懂什麼是化肥。
所以慢慢推行的話,速度太慢了。
不如直接強行,對於使用化肥的,都可以減輕賦稅,拒絕使用的,自然是要加重稅賦。
聽到這樣的條件,所有人都在心裡盤算。
每位農民心裡都有一本賬,他要計算這一年能收到多少糧食,夠不夠家裡人,如果多的話,那還可以置辦一兩件衣服,甚至還能將房子的欠款還一部分,這樣壓力也會小很多。
現在聽到能減稅,所有家庭都激動不已,按照鎮長說的,今年的氣候雨水都還不錯,應該能豐收。
就算不能翻倍,隻要能多個兩三百斤,也算是不小的收入啊。
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所有人隻能使用化肥。
當然沒多久,他們就相信鎮長說的話了。
尤其當稻穗長出來以後,他們就知道這化肥是真比農家肥要管用多了。
光靠這稻穗,至少不會低於五百斤。
五百斤啊,一年三熟,一畝地等於是一千五百斤,一千五百斤的稻子,至少能出一千斤的糧食啊。
這意味著一畝地就能養活一家三口一年的消耗,而他們每個人都分了五畝地,意味著今年不僅糧食敞開膀子吃,還能養活更多的人。
不僅如此,整個川軍團麾下的百姓就沒有低於五畝稻田的,意味著今年的稻穀產量接近一萬斤。
我的天呐!
不少農民都在盤算,繳納稅賦之後,他們還能剩多少錢?
是不是可以添置新衣服,甚至翻新房子。
“咦,今天怎麼這麼多人?“李方走在路上,看著兩旁的人,自言自語的嘀咕道。
“難道都去看稻子?”
“是啊,今年的產量怕是要創新高了。”
“我現在相信鎮長說的話了,這個化肥實在是太厲害了。”
“老李,你說這刀子到底有多少畝產?“旁邊一個農民一臉激動的問道。
“具體不知道,但根據經驗估算,至少不會低於五百斤,甚至六百斤都有。”李方隻能根據以前的耕作經驗,說了一個大概數字。
“我的天呐,今年要發財了,可以加蓋新房子,給大兒子娶媳婦了。”旁邊的老農喃喃的說道。
此刻稻田裡,兩名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收割稻田,隻不過旁邊的農民看著工作人員收割的效率太慢,紛紛卷起袖子親自下稻田收割。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一畝稻田的麥子就被收割好,有經驗的農民看了一眼,大概就能猜出畝產量,絕對不會低於八百斤,甚至更多。
接下來由工作人員開始稱量,最終結果出來之後,所有農民都陷入瘋狂。
比他們預估的數字還要多,畝產竟然達到了九百三十斤。
差一點就一千斤了。
聽到這個數字,所有人無比激動。
意味著五畝地,那就是接近五千斤的稻子。
一年三熟!
一萬五千斤,算上減免稅賦。
這怕是要過個肥年了。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啊。“
“是啊,九百多斤啊。”
“這怎麼可能?”
“我的天呐啊。”
九百三十斤這個數字,在這個年代何等的瘋狂,往年累死累活一年還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才知道能不能填飽肚子,可如今隻要撒上化肥,就能產量翻倍。
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現在彆說是填飽肚子,就是換些肉來吃都足夠一家吃很久了。
他們可是挨過餓,直到挨餓的滋味不好受。
自然知道,畝產近千斤意味著什麼。
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填不飽肚子,按照現在的稅收政策,他們終於有存糧了,許多人都開始盤算著加蓋新房子,該給孩子娶媳婦了。
當林譯收到這則消息的時候,也是一臉的震撼。
糧食關係到前線部隊的士氣,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前線士兵肯定會嘩變的,吃不飽誰替你打仗呢。
“這個產量也實在是太高了吧。”林譯對著寸雲生說道。
“高麼?”寸雲生則顯得很淡定。
“還不高麼?一畝地的產量翻了一倍,足夠養活更多的人。”林譯深呼吸一口氣說道。
聞言,寸雲生則暗暗搖頭,才九百多斤斤,比這更高的也不是沒有,還有兩千斤的。
這才哪到哪。
農科院那些人還在研究高產量的種子,不過一時半會怕是沒有成果。
好在化肥這玩意簡單啊。
炸藥廠就能生產。
而且能快速見效。
這不!
試驗的一個鎮子,今年的產量就震驚所有人。
“還不夠,我們的糧食產量還可以提升,化肥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很多農民還是靠傳統的手段在耕種,那樣效率太低,產量也低,而且極大的浪費勞動力。”
“另外,我們的荒地也太多了,需要派遣更多的人去開荒,這樣我們的糧食就可以增產。”寸雲生搖搖頭說道。
“根據煩啦傳回來的消息,豫省的難民怕是有幾百萬,咱們這點糧食看著多,實際上真不多。”
“戰爭時期,糧食就是硬通貨,有時候能夠換來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