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做出決定!_抗戰從團長開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從團長開始 > 第四百七十七章 做出決定!

第四百七十七章 做出決定!(1 / 2)

在二戰爆發前夕,國際局勢波譎雲詭,意大利麵臨著艱難抉擇。

意大利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深知本國國情,彼時的意大利,雖懷揣著複興古羅馬帝國的雄心壯誌,但現實卻極為殘酷。

經濟上,1929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餘波未平,意大利深受其害,工業資源如煤、石油、橡膠、戰略金屬等極度匱乏,幾乎全依賴進口,工業發展滯後,與其他列強相比差距明顯,國家財政在軍事投入增加、經曆埃塞俄比亞和西班牙戰爭消耗後,赤字空前,根本無力支撐一場大規模戰爭。

軍事層麵同樣不容樂觀,陸軍看似有74個師,可編製特殊,實際兵力僅相當於他國50個師,裝備陳舊落後,步兵師機動車希少,行軍靠驢馬,炮兵火力弱、彈藥質量差,裝甲主力是不堪一擊的超輕型坦克;空軍飛機數量雖近3300架,能作戰的不過1600架,先進戰機少且缺乏關鍵設備,作戰能力有限;海軍艦艇配置不合理,無航母、缺雷達,海空協同混亂,還曾鬨出誤擊自家空軍元帥的烏龍。

基於這些現實困境,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認定意大利尚未做好戰爭準備,因而對參戰持謹慎態度。

但墨索裡尼卻另有盤算,一方麵,他始終堅信領土擴張能緩解國內經濟壓力,幻想通過對外征服獲取資源、市場,轉嫁經濟危機。

另一方麵,德國在歐洲戰場上初期勢如破竹,閃電戰連連告捷,這給予墨索裡尼極大信心,讓他認為與德國結盟參戰,意大利也能分得一杯羹。

此外,意大利此前在對埃塞俄比亞和西班牙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使他高估了本**隊實力,不顧國內諸多問題與反對聲音,執意要將意大利綁上納粹戰車,投入到即將爆發的世界大戰之中。

戰爭爆發之初,意大利先是保持了一段時間的觀望態度。

當德國憑借閃電戰迅速橫掃波蘭、丹麥、挪威等國時,墨索裡尼看到了似乎有利可圖的時機,按捺不住內心的擴張**,決定參戰。

意大利軍隊率先在非洲戰場出手,妄圖憑借多年在當地的經營根基,搶奪英國的非洲殖民地,實現墨索裡尼構建“新羅馬帝國”、讓地中海成為其內湖的野心。

1940年7月初,意軍以阿比西尼亞為基地,向英國駐蘇丹和肯尼亞的軍隊發起進攻。

起初,由於英軍在當地勢單力薄,意軍進展順利,占領了蘇丹、肯尼亞境內的一些重要據點。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英軍增援部隊陸續抵達以及當地遊擊隊的英勇抗擊,意軍的處境急轉直下。

到1941年4月,奧斯塔公爵率領的意軍殘部在東非戰場向英軍投降,墨索裡尼建立東非帝國的美夢徹底破碎。

同一時期,在北非戰場,駐北非的意軍於1940年9月乘德國大規模轟炸英國本土之機,從昔蘭尼加東部向英軍發起進攻,企圖入侵埃及,奪取英軍的主要海軍基地亞曆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

但英軍為維護在地中海、北非的殖民利益,迅速調遣增援部隊保衛埃及。

12月7日,韋維爾將軍率3萬軍隊和一個坦克旅,從馬特魯以南向意軍發動反攻。

在短短一個半月時間裡,英軍以傷亡不到2000人的微小代價,殲滅意軍9個師,俘獲意軍官兵達13萬人,意軍遭受重創,北非戰場主動權逐漸落入英軍手中。

在歐洲戰場,1940年6月10日,當德**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法國政府逃離巴黎之際,墨索裡尼認為時機已到,終於放棄中立立場,向法國宣戰。

但意大利軍隊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到6月18日,意大利大約32個師在阿爾卑斯山前線和南方的海岸一帶與法國6個師激戰一周,卻未能迫使法軍後退一步,儘管此時守衛在法意邊境的法國師正遭受德軍從背後攻擊的威脅,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和戰鬥意誌可見一斑。

麵對這些初期戰況,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雖對戰爭走向有所擔憂,但考慮到國內輿論環境以及與墨索裡尼的權力製衡,沒有過多乾涉軍事行動。

彼時意大利國內,法西斯宣傳甚囂塵上,民眾被灌輸著恢複古羅馬帝國榮光、對外擴張以獲取生存空間等思想,大批年輕人受蠱惑加入軍隊,對戰爭滿懷熱情,認為這是意大利走向輝煌的必由之路。

而工商界人士受利益驅使,期望通過戰爭開拓新市場、獲取資源,為經濟困境找到出路,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戰爭舉措。

隻有少數有識之士,看到了意大利準備不足、戰爭潛在風險巨大等問題,在私下表達著對參戰的憂慮,但在當時的狂熱氛圍下,他們的聲音被淹沒。

這種國內輿論的複雜性,使得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在戰爭初期難以強勢扭轉局勢,隻能暫且觀望,寄希望於戰局能朝著有利於意大利的方向發展。

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局勢愈發對軸心國不利。

蘇德戰場,德軍遭遇蘇聯紅軍的頑強抵抗。

從莫斯科保衛戰的寒冬困境,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烈巷戰,德軍損失慘重,元氣大傷,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意大利軍隊原本隨德軍一同進攻蘇聯,期望從中分得利益,可現實卻是,意軍不僅沒撈到好處,還在冰天雪地、物資匱乏的東線戰場遭受重創,大量士兵被俘、凍傷、凍死,士氣極度低落。

除此之外,就是國內的經濟也出現了,工業生產因盟軍轟炸陷入停滯,糧食供應不足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反戰情緒高漲,法西斯政權搖搖欲墜。

麵對如此嚴峻局麵,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心急如焚。

他深知意大利已被墨索裡尼拖入戰爭深淵,若繼續跟隨德軍負隅頑抗,國家必將萬劫不複。

於是,他頻繁與國內壟斷資產階級的大資本家們秘密會晤,向他們剖析局勢:“戰爭已使意大利千瘡百孔,工業癱瘓、農業歉收,民眾生活困苦不堪,若不及時止損,我們的財富、地位都將化為烏有。”

大資本家們起初出於對法西斯政權的慣性支持以及對戰爭局勢的誤判,態度猶豫不決,但隨著形勢愈發清晰,部分人開始動搖。

同時,國王還與三軍高級軍官多次密談,嚴肅指出:“意軍如今在各條戰線都一敗塗地,裝備兵員損失巨大,再戰下去,軍隊將徹底瓦解。我們必須為意大利的未來考慮,尋找結束戰爭的時機。”

一些軍官也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對國王的提議有所心動,畢竟他們親眼目睹了戰場上的慘敗,深知軍隊困境。

然而,局勢瞬息萬變。

就在意大利國內各方開始思考退路時,德軍在局部戰場偶爾發起的反擊取得小勝,這讓部分原本動搖的軍官和資本家又改變主意,心存僥幸,幻想德軍能再次扭轉乾坤,意大利還能從戰爭中獲取利益,繼續無視國王結束戰爭的提議,使得意大利在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最新小说: 大羅天途 世子回頭太遲,夫人身邊已群狼環伺 你好,歡迎光臨功德超市 渣雌隻撩不負責,獸夫們倒追求婚 協婚結束後在離婚綜藝懷崽了 開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請我當國師 一劍知秋 九零小夫妻的漁民生活 聖禁 華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