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電梯上樓,敲三下門,很快被打開。
“馮沐同誌!”江弦打個招呼。
馮沐看一眼二人,招呼道:“快進來。”
客廳非常寬敞,一麵牆都是新書櫃,裡麵滿滿當當地放著書。
馮沐給他們倒茶,江弦就過去抽出一本《魯迅全集》,仔細一看,是東北1948年版的《魯迅全集》。
“年輕人應該多看魯迅的文章。”馮沐說。
江弦點點頭,“先生的所有文章我都讀過,連著他的很多譯文我也讀過。”
“那很難得啊!”馮沐忍不住誇讚說,“哪篇譯文印象最深?”
“魯迅譯的阿爾誌跋綏夫的《工人綏惠略夫》。”
江弦脫口而出,“後麵主人公跑進劇院胡亂射殺無辜,給我的印象實在深刻,不瞞您說,就因為這個,我一連幾個晚上都做噩夢。”
阿爾誌跋綏夫是俄國頹廢主義流派作家,作品內容是個人享樂主義。
《工人綏惠略夫》講了個大學生綏惠略夫,自願去當工人,要為工人謀福利,投身革命,結果發現恰恰是某些工人,出賣了他,令他對革命絕望,因此他反過來濫殺民眾泄憤。
馮沐聽的有些不放心,問江弦是否細看過魯迅對阿爾誌跋綏夫這部的係列文字,叮囑他一定要再細看看、多看看。
馮沐擔心江弦的思想歪掉。
可惜對於江弦這個穿越者來說,他的思想本來就和這個年代的人大相徑庭。
馮沐很快把話題聊到了魯迅的《藥》,這篇的出發點與《工人綏惠略夫》相近。
夏瑜為民眾謀利益,結果被統治者殺害,愚昧的民眾如華老栓輩不但對他的行為懵然不識,還要用蘸了他鮮血的饅頭來當藥給患病的兒子吃。
“這種沉痛的文本,在新時代,可以鑒賞,不可模仿,你要注意:不要沉溺在追尋阿爾誌跋綏夫這類新奇文本的興奮中。”
馮沐這番話,顯然帶了點敲打的意思。
氣氛尷尬,靳少先開口道:“聽說附近有家不錯的館子,快到飯點兒了,要不一塊兒去吃點。”
江弦沒有理會靳少先,獨自講起在南方時的一樁見聞。
那是他們作家去戰地醫院采訪,路上碰到當地一個小姑娘拿錢去買雞蛋,小姑娘一下買了很多,還想讓賣雞蛋的老人便宜一些。
老人一開始不肯降價,責怪小姑娘買這麼雞蛋乾什麼,後來得知是送給醫院的傷病戰士,老人就拎著所有的雞蛋,和小姑娘一起都送到了醫院。
就在那一刹那間,擺攤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不約而同提起籃子,帶著水果、雞蛋、糕點湧入醫院。
靳少先和馮沐靜靜聽著江弦講述這個故事。
馮沐自然記得這樁事,隨著江弦的講述,回想起那天所見,仍是忍不住為之動容。
江弦聲音清朗,用《花環》的一句話做了總結:
“革命,是人民用小米喂大的;勝利,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
“我寫《花環》這篇文章,立足點絕不是新奇,而是對這個時代、對人民、對英雄充滿真摯的感激。”
“在這個基礎上談問題,我想應該是相對客觀的,也就是說,我寫作的立足點是不會錯的,那麼我的文章也也不會錯。”
馮沐沒想到江弦會忽然說出這樣的話,他皺著眉靜靜的看著他。
“你有膽子為你的負責?你知道後果麼?”
江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直麵社會現實,我認為這就是作家最大的使命。”
靜。
客廳裡麵靜寂許久。
靳少先聽得腦袋都冒汗了。
他沒想到江弦這麼大膽,就這麼直接的和馮沐說了這些。
不過馮沐倒沒他想象一樣生氣,看上去如往常一樣溫文儒雅,問江弦和他要不要在家裡吃個便飯。
等飯做好以後,還拿出了葡萄酒和他倆人共享。
至於江弦,就和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一樣,很自然的接著和馮沐談魯迅、談俄國。
這些東西他在文講所裡聽來學來不少,講的有的放矢,馮沐頻頻點頭。
兩人相談甚歡,靳少先莫名覺得自己那麼的格格不入。
蹭了一頓飯,江弦和靳少先才起身告辭。
離開馮沐的寓所,靳少先一路上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不住衝江弦說:
“你不該那麼給馮沐同誌說的。”
“說都說了,就彆再想那些了。”江弦回答說。
他這會兒心態也放開了,馮沐的評論,有了最好,沒有的話,他也不必去強求。
《高山下的花環》這篇能順利發表,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唉,你”
靳少先歎一口氣。
江弦笑了笑,他也知道靳少先這些個《十月》的編輯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花環》這篇。
“少先同誌,彆歎氣了,這段時間你沒少費心,晚上你挑地兒,我做東,咱們一塊兒喝點。”
“這哪合適.”
靳少先擺擺手,“這頓就先免了,等你這篇發表以後拿個什麼獎再請,連著老張,咱仨一塊兒。”
“行,到時候肯定請你們吃飯,不是請你們看電影。”江弦說。
靳少先聽不懂他話裡的意思,也沒在意,說著自己忽然想到的事情:
“可惜你這篇頂多算個中篇,字數也不夠,茅盾先生留的那個長篇獎項,要13萬字以上的才能參選。”
“獎項名定了麼?”
“作協還在討論,現在很多人提議是叫茅盾獎,就以他老人家為名。”
江弦點點頭,又和他聊了幾句,這才分彆。
臨告辭前,靳少先還在為馮沐的評論所遺憾。
沒想到就過了幾天,《十月》便收到一篇熱情洋溢的評論。
《最瑰麗的和最寶貴的——讀中篇‘高山下的花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