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參見陛下!”
寇準雖然六十有三,但身體還算康健,站在那裡,脊梁依舊筆挺。
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寇準麵色很是紅潤。
站在崇政殿,仿佛又回到了當年。
“平!”
“賜座。”
“謝陛下!”
寇準微微向後退了兩步,坐到了椅子上。
“寇卿,朕此次召你回京,主要有三件事。”
聞言,寇準微微點頭。
在抵京之前,寇準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
官家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召他入朝。
這次回來,肯定是有什麼棘手的事需要他辦。
寇準數度沉浮,他本來以為自己已然看澹了名利,並且也做好了老於西京的打算。
換源a】
然而,當看到召他入朝的詔書,寇準仍然沒能抵擋住誘惑。
哪怕他知道,此次入京,很可能會麵對艱難險阻,但他還是來了。
“首先,第一件便是興學。”
“富國強兵之策,最終還要靠人去視線,過去之學,旨在辭賦,未來新學,實用為先,當拋棄聲對病偶之學。”
“具體個中詳情,寇卿可將應天書院教習範仲淹召入京師問詢。”
範仲淹?
這個名字,寇準當然是聽說過的。
至於,官家的意思,他也懂了。
範仲淹現在仍是選人,官家口中的‘召他入京’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招試館閣。
閣試,是宋朝科舉製度的一種補充,屬於製舉。
有彆於定時的貢舉,製舉是由天子不定時詔試非常之才的。
唐朝的製舉科目有上百之多,而宋初時,承襲後周之製,僅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閒吏理達於教化三科。
另外,唐朝的製舉詔試次數也遠超宋朝。
兩宋三百餘年,製舉僅僅隻有二十二次,平均十幾年一次,而登第者更是隻有四十一人。
其中,職官出身者34人,布衣出身者僅7人,且大多數都集中於真宗朝和仁宗朝。
宋初三朝,太祖沿襲後周之製,複製舉,不過詔試的次數不多,僅有一次。
到了太宗朝,更是一次都沒有。
畢竟,製舉隻是選拔人才的製度之一,而太宗朝擴大了貢舉及第的人數,大宋戰神覺得沒必要啟用製舉。
到了真宗朝,製度製度重新恢複,隻是天書運動開始後,以製舉不祥為由,廢止了製舉。
(史載,上封者言:“兩漢舉賢良,多因兵荒災變,所以詢訪闕政。今國家受瑞建封,不當複設此例。”
於是,悉罷吏部科目。)
“陛下有意複製舉,臣僅代天下英豪,叩謝陛下!”
寇準起身行了一記揖禮。
製舉,不僅是搜羅鄉野遺賢的手段,同時也是選人改官的重要途徑之一。
製舉的評定雖然也分為五等,但前二等為虛設,所以,第三等便是上等。
依製,製科第三等的授官待遇類比進士第一人,第四等類比進士第二、第三人,第五等比進士第四、第五人。
換句話說,隻要製舉及第,就相當於進士科前五,可直接授予京官,一步跨越選人階段。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