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殿。申時一刻,兩府重臣應時趕到了殿內。十多年過去,朝臣早已輪換了一遍,五年前,寇準老死於京師。
為了彰顯寇準的功績,李傑不僅以王公之禮,厚葬了寇準,並且還給他加了‘文正’的諡號。
唐朝時期,文臣死後的最高榮譽莫過於加諡‘文貞’,唐朝近三百年的曆史,能夠得諡‘文貞’不過六人而已。
不過,到了宋朝,尤其是到了仁宗時代,為了避諱,‘文貞’改為了‘文正’。
截至今日,宋朝開朝七十餘年,得封‘文正’的文臣,不過李昉、王旦兩人而已。
寇準,正是第三人!當然,相比於李昉和王旦,寇準死後的榮耀更高一些,畢竟,寇準可是第一位以王公之禮下葬的文臣。
除了寇準之外,王欽若、丁謂等老臣也先後離世。上一代重臣之中,僅有王曾和李迪兩人尚且在世,隻是,他們的年紀都不小了,已然退居二線,遠離了權力中樞。
而今,朝廷首相是呂夷簡,次相為章得象,參知政事分彆是範仲淹和韓億。
樞密院那邊,樞密使是王德用,上一任樞密使曹韋於四年前病逝。曹韋死後,王德用順理成章的接任了樞密使一職。
李傑在位期間和曆史上的仁宗時期完全不同,似樞密院這等軍事機構,其掌控權始終在武臣的手中。
當然,文臣也是有點作用的。一般而言,樞密院副使中最少會保留一個文臣。
比如現在的樞密副使馮元,他就是地地道道的文臣出身。其實,如果站在馮元的角度,他本人是不願意進入樞密院任職的。
一來,他不是特彆懂兵事,二來,文臣出身的他,在樞密院中的地位多少有點尷尬。
但,沒辦法,誰讓這是陛下的旨意呢?不隻是他在樞密院當過吉祥物,呂夷簡當過,章得象當過,範仲淹也當過。
他,並不是特殊的那一個。不一會,鞭響!
“聖駕到!”聽到這話,眾臣連連起身,神色恭敬的朝著禦台,齊齊一拜。
“恭迎陛下!”
“聖躬安!”
“平。”
“謝陛下。”一陣簡短的禮節之後,眾臣先後落座。十多年過去,李傑已然接近而立之年,雖然他的容貌已經很年輕,但他儼然蓄起了胡子。
入鄉隨俗嘛。
“關於契丹求和一事,諸卿是怎麼看的?”今天召集兩府重臣於講武殿開會,主要是為了兩件事,第一件便是契丹求和的事。
一個多月前,狄青大破契丹大軍,攻入契丹中京大定府,契丹太後蕭耨斤以及契丹皇帝耶律宗真,都被狄青所率的大軍生擒。
雖然宋軍幾乎是以碾壓之勢擊破了契丹大軍,但先鋒狄青仍是一朝成名天下知。
生擒契丹的皇帝和太後,這一戰,近乎是滅國之戰。狄青,怎能不名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