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切都按照韓成的計劃進行著。
晚上八點,刑偵二隊的人在房間裡守候著。
韓成則躲在不遠處緊盯著大樓的入口。
韓成讓刑偵二隊埋伏的那個房間所在那棟樓是南市大學即將要拆的教職工宿舍大樓。
現在大部分人已經搬出大樓,隻有零零星星的少數住戶還住在大樓裡。
大樓的出入口沒有看門員,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出。
韓成選擇這個地方,就是不想給凶手設置阻礙。
隻要他上鉤,進了那個房間就彆想再逃出去,到時韓成將會和刑偵二隊的人裡應外合包抄凶手。
然而,最後韓成的“甕中捉鱉”計劃還是失敗了。
他們守了一夜,凶手居然沒有出現。
難道之前的案情泄露並不是積案組的某位成員有意或者無意中泄露出去的?
那到底凶手是如何得知他一步步的行動的呢?
這讓韓成有些費解。
如果這個內鬼是警察係統內的人員,哪些職位的人員最有嫌疑?
韓成想到了法醫。
此前偵查過南大碎屍案的刑警大多都傾向於懷疑凶手是個醫生。
但醫生的範圍很廣,除了普通治病救人的醫生。
法醫,在廣義上其實也可以歸類到醫生這一行業,隻不過一般的醫生是跟活人打交道,而法醫則是跟死人打交道而已。
而正因為法醫經常跟死人打交道,他們對屍體才不會有恐懼感,才能冷靜地把屍體烹煮切片。
如果凶手是法醫,這個群體倒是不難查,三十年前學法醫專業的人還是非常少的。
隻要把當年桂省法醫界的人全部篩一遍,或許就能找出些線索來。
根據目前已知的各種線索,積案組分析,凶手三十年前的年齡大概在25歲到35歲之間。
韓成為了篩選法醫數據精確,他讓沈茂把從蕭艾琴被害當年倒推回去十年裡的在桂省從事過法醫行業的所有人員資料,從警察係統數據庫裡調出來。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這些數據很龐大。
但難不倒韓成!他有倍速觀看技能傍身。
他可以快速把所有人員的資料查看完,然後通過畫麵定幀,把每個人的資料就像懸掛照片一樣,全部懸掛在腦海裡。
很快韓成從這些法醫人員的資料中篩選出了一個可疑的人員。
此人名叫沈間,龍林縣人,三十年前三十一歲,曾在平市做過半年的實習法醫,後辭掉了法醫職業,去向不明。
這個沈間太可疑了!
在他身上有太多的巧合。
首先他的戶籍是龍林縣人,韓成此前查到的凶手的就龍林縣人。
其次年齡,也在韓成他們推測的凶手的年齡範圍內。
還有是就是做過法醫。
........
這麼多巧合重疊在一起,